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相如求凰

相如求凰

指司马相如求配卓文君。后以此典比喻男女相思爱慕之情。司马相如(前179年——前117年),字长卿。蜀郡成都(今四川成都)人。因慕蔺相如为人,故名相如。他少时好读书,并可击剑、弹琴。司马相如与临邛(Qióng穷,今四川邛崃县)县令王吉相好。临邛有富户卓王孙(姓卓,名王孙,靠冶铁致富)请客,县令王吉邀请司马相如共同赴宴。酒兴正浓时,临邛县令捧着琴上前说:“我私下听说长卿喜欢弹琴,希望能弹弹使自己快乐。”司马相如推谢一下,弹奏了一、两支曲子。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,刚死丈夫,喜爱音乐,因此司马相如假装与县令相敬重,而以琴声挑逗卓文君。司马相如到临邛县来,车马随行,举止大方甚为俊秀;及至在卓王孙家中饮酒、玩琴,卓文君私自从门缝中偷看他,心中喜欢而仰慕他,担心不能配得上。弹琴结束,司马相如便使人重赏卓文君侍者向她转达私衷。此典又作“弦心”、“动文君”、“凤媒”、“锦里琴心”、“援琴之挑”、“琴意”、“弹凤”、“琴心”、“求凰曲”、“凤求凰”、“飞凰求匹”、“求凤操”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17《司马相如列传》3000页:“酒酣(hān鼾,饮酒畅快尽兴)),临邛令前奏(进)琴曰:‘窃(私下)闻长卿好(hào号,喜爱)之(指琴),愿以自娱。’相如辞谢,为鼓一再行(乐曲)。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,好(hào号,喜爱)音(音乐),故相如缪(miù谬,假装)与令相重,而以琴心挑之。相如之临邛,从车骑,雍容(态度大方)闲雅(从容不迫)甚都(很美);及饮卓氏,弄琴,文君窃从户窥之,心悦而好之,恐不得当(对偶)也。既罢,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(侍候卓文君之人)通殷勤(传达恳切深厚情意)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陈·江总《和衡阳王殿下高楼看妓》:“弦心艳卓女,曲误动周郎。” 北周·庾信《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》:“一弦虽独韵,犹足动文君。” 唐·骆宾王《櫂歌行》:“凤媒羞自托,鸳翼恨难穷。” 唐·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君子有援琴之挑,鄙人无投梭之拒。” 宋·杨亿《此夕》:“锦里琴心谁涤器,石城桃叶自横波。” 宋·刘筠《成都》:“才似文园何足道,一生琴意只成痛。” 宋·周密《水龙吟》:“晴丝系燕,幺弦弹凤,文君更苦。” 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:“他一时窃听求凰曲,异日同乘驷马车。” 明·杨慎《西江月》:“不惯秋娘渡口,乍离阿母池头,临邛太守最风流,肯许凤求凰否?” 明·冯惟敏《一枝花·对驴弹琴》:“他也省不掉卓文君飞凰求匹,他也晓不的牧犊子晚景无妻。”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将雏曲毕竟双飞,求凤操看他驷马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 (临邛) 令既至,卓氏 (卓王孙) 客以百数。到日中,谒司马长卿,长卿谢病不能往,临邛令不敢尝食,自往迎相如。相如不得已,强往,一坐尽倾。酒酣,临邛令前奏琴曰:‘窃闻长卿好之,愿以自娱。’相如辞谢,为鼓一再行。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,好音,故相如缪与令相重,而以琴心挑之。相如之临邛,从车骑,雍容闲雅甚都; 及饮卓氏,弄琴,文君窃从户窥之,心悦而好之,恐不得当也。既罢,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。文君夜亡奔相如,相如乃与驰归成都。”相如所弹之曲为《凤求皇 (凰)》。

【今译】 司马相如 (字长卿),善辞赋,为西汉时著名文士。他与临邛县令王吉友情深厚,就前去造访。一次,当地富豪卓王孙宴请相如和王吉,陪同的宾客有一百多人。王吉已经到了而相如未来。中午时分,又派人再请司马相如,他称病不去。王吉不敢自己吃,就又亲自前往迎接,相如只好勉强赴宴。席间,王吉对司马相如说:“听说你喜好弹琴,请弹一曲来助兴吧。”相如推辞一番后,弹了一两支曲子。当时,卓王孙之女卓文君新寡在家,通音律,相如就假借与王吉的交情,弹奏了《凤求凰》(歌词中有“凤兮凤兮归故乡,遨游四海求其皇 (凰)”),以琴曲挑动文君,表达情意。相如到临邛来,车骑随从,风度翩翩。而今在卓家饮宴弹琴,文君从窗户偷看,一见倾心。宴会结束后,相如派人重赏文君的侍者,以与文君通情意。文君乘夜私奔相如,两人一同赶回家乡成都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男女相思爱慕之情; 也咏婚事。

【典形】 动文君、飞凰求匹、凤媒、凤求凰、锦里琴心、琴心、琴意、求凤操、求凰曲、弹凤、弦心、援琴之挑、文君知曲意、夜扣相如扉、莫近绣帘弹、琴心先许、座上琴心、闻琴、相如意密、文君望久、琴漫寄心、临邛寄情、琴心误、通琴意、文君婿、凤求皇、求凤凰、凤求鸾。

【示例】

〔动文君〕 北周·庾信《和淮南公听琴闻弦断》:“一弦虽独韵,犹足动文君。”

〔飞凰求匹〕 明·冯惟敏《一枝花·对驴弹琴》:“他也省不掉卓文君飞凰求匹,他也晓不的牧犊子晚景无妻。”

〔凤媒〕 唐·骆宾王《棹歌行》:“凤媒羞自托,鸳翼恨难穷。”

〔凤求凰〕 明·杨慎《西江月》:“不惯秋娘渡口,乍离阿母池头,临邛太守最风流,肯许凤求凰否?”

〔锦里琴心〕 宋·杨亿《此夕》:“锦里琴心谁涤器,石城桃叶自横波。”

〔琴心〕 宋·张炎《瑞鹤仙·赵文升席上代去姬写怀》:“楚云分断雨,问那回,因甚琴心先许。”

〔琴意〕 宋·刘筠《成都》:“才似文园何足道,一生琴意只成痟。”

〔求凤操〕 明 · 汤显祖 《紫钗记》:“将雏曲毕竟双飞,求凤操看他驷马。”

〔求凰曲〕 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:“他一时窃听求凰曲,异日同乘驷马车。”

〔弹凤〕 宋·周密《水龙吟》:“晴丝系燕,幺弦弹凤,文君更苦。”

〔弦心〕 南朝陈·江总《和衡阳王殿下高楼看妓》:“弦心艳卓女,曲误动周郎。”

〔援琴之挑〕 唐·元稹《莺莺传》:“君子有援琴之挑,鄙人无投梭之拒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音书凭过雁

    源见“雁足书”。谓凭借信使传送音讯。宋李清照《蝶恋花》词之一:“好把音书凭过雁,东莱不似蓬莱远。”

  • 千亿梅花

    宋.陆游《梅花绝句》:“何方可化身千亿,一树梅花一放翁。”陆游以梅花的高标傲骨自许,故自咏身愿化作“千亿梅花”。后人因以“千亿梅花”为放翁精魂所化,故用为咏放翁花魄诗魂的典故。清.吴锡麟《读陆放翁集》

  • 呵壁问天

    后汉.王逸《天问序》:“屈原放逐……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,图画天地山川神灵,琦玮僪佹,及古贤圣怪物行事……因书其壁,呵而问之,以渫愤懑,舒泻愁思。”后常以“呵壁问天”形容文人发泄愤懑和牢骚不平。唐

  • 支属

    亲属。《史记.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。”支亦作“枝”。《史记.五宗世家》:“(中山靖王)胜为人乐酒,好内,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。”有:多有的意思。【词语支属】   汉语大词典:支属

  • 不窥圃

    同“不窥园”。元马熙《摸鱼子》词:“闲忙今古,是世上何人,渊明日涉,董子不窥圃。”

  • 安行

    源见“生知安行”。谓发于本愿,从容不迫地实行。宋陈亮《勉强行道大有功》:“彼皆大圣人,安行利行何所不可,又复何求于天地之间而若此其切哉!”【词语安行】   汉语大词典:安行

  • 杀伐之气

    《孔子家语.辨乐》:“子路鼓琴,孔子闻之,谓冉有曰:‘甚矣由之不才也!夫先王之制音也,奏中声以为节,流入于南,不归于北。夫南者生育之乡,北者杀伐之域。故君子之音,温柔居中,以养生育之气……小人之音则不

  • 察见渊鱼者不祥

    能明察深水中游鱼的人不吉祥。 比喻探知别人阴私的人会惹祸。语出《列子.说符》:“周谚有言:察见渊鱼者不祥,智料隐匿者有殃。”《史记.吴王濞列传》:“且夫察见渊中鱼不祥”。司马贞索隐:“按此语见《韩子

  • 借交报仇

    一作“借客报仇”,代人报仇,助人报仇。《史记.游侠列传》:“(郭解)少时阴贼,慨不快意,身所杀甚众。以躯借交报仇,藏命作奸,剽攻(不)休,(乃)铸钱掘冢,固不可胜数。”参见“郭解借交”条。连动 帮助朋

  • 蛇吞象

    《山海经.海内南经》(卷三):“巴蛇食象,三岁而出其骨。君子服之,无心腹之疾。其为蛇青黄赤,一曰青蛇、黑蛇。”传说中的巴蛇长八百尺,能吃掉大象,三年后才吐出骨头。原是指巴蛇之大,后以“蛇吞象”比喻贪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