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石渠

石渠

石渠即石渠阁,在长安未央宫大殿的北面,是汉朝皇宫内藏书之处。是汉初丞相萧何提议建造的,收藏入关后所得秦朝的各类珍贵图书典籍。因宫殿下石为渠以导水,故称石渠阁。汉宣帝时,曾征召著名学者刘向在石渠阁教授《谷梁春秋》并论析《五经》。汉成帝时,在此处珍藏皇宫各类典籍秘本,并安排博士施雠和名儒在石渠阁讲学辩论《五经》异同。石渠阁实际上是皇家图书馆兼学术讨论的所在地。后以“石渠”或“石阁”为典,用以指秘书省、集贤殿书院等藏书之处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36《楚元王传附刘向传》1929页:“上(宣帝)亦奇其材,得逾冬减死论。会初立《谷梁春秋》,征更生受(授)《谷梁》,讲论《五经》于石渠。”颜师古注曰:“《三辅旧事》云石渠阁在未央大殿北,以藏秘书。”另《汉书》卷88《儒林传·施雠传》3598页:“诏拜(施)雠为博士。甘露中与《五经》诸儒杂论同异于石渠阁。”另《三辅黄图》卷6:“石渠阁,萧何造,其下石为渠以导水,若今御沟,因为阁名。所藏入关所得之图籍;至于成帝,又于此藏秘书焉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独孤及《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御》:“石渠遗迹满,水国暮云长。” 唐·耿湋《题清源寺》:“陈迹留金地,遗文在石渠。” 唐·权德舆《酬陆四十楚源春夜宿虎丘山对月寄梁四敬之兼见贻之作》:“故人石渠署,美价满中朝。” 唐·刘禹锡《蒙恩转仪曹郎依前充集贤学士举潮州自代因寄七言》:“翔鸾阙下谢恩初,通籍由来在石渠。” 唐·周朴《喜贺拔先辈衡阳除正字》:“名自石渠书典籍,香从芸阁著衣衫。” 宋·周紫芝《鹧鸪天·荆州都倅生日》:“借令未解銮坡去,也合雠书在石渠。”


【词语石渠】   汉语词典:石渠

猜你喜欢

  • 舜乐

    同“舜弦”。唐杜审言《望春亭侍游应诏》诗:“尧樽随步辇,舜乐绕行麾。”

  • 两部鼓吹

    《南齐书.孔稚珪传》:“稚珪风韵清疏,好文咏,饮酒七八斗。……不乐世务,居宅盛营山水,凭机独酌,傍元杂事。门庭之内,草莱不剪,中有蛙鸣,或问之曰:‘欲为陈蕃手?’稚珪笑曰:‘我以此当两部鼓吹,何必期效

  • 枕戈泣血

    《宋书.桂阳王传》:“乐毅归赵,不忍谋燕;况孤子礼则君臣,恩犹父子者乎。所以枕戈泣血,祇以兄弟之仇尔。”枕戈:头枕兵器。泣血:哭得眼里流出血来。形容极度哀伤,枕戈而泣,眼中流血。后因以“枕戈泣血”为时

  • 登天柱

    唐.皇甫枚《三水小牍》卷上“赵知微雨夕登天柱峰玩月”:“九华山道士赵知微,乃皇甫玄真之师。讽诵道书,炼志幽寂,隐迹数十年,遂臻玄牝(本源)。去岁中秋,自朔霖霪,至于望夕。玄真谓同门生曰:‘甚惜良宵而值

  • 七子八婿

    《旧唐书.郭子仪传》载:唐郭子仪有子八人,婿七人,皆朝廷重官。后因以“七子八婿”形容子、婿众多。明高明《琵琶记.蔡公逼试》:“我家中又没有七子八婿,只有一个孩儿,如何去得?”并列 形容子女众多。元·高

  • 鸠夺鹊巢

    同“鸠居鹊巢”。《三国演义》三三回:“今袁熙、袁尚兵败将亡,无处依栖,来此相投,是鸠夺鹊巢之意也。”见“鸠居鹊巢”。《三国演义》33回:“今袁熙、袁尚兵败将亡,无处依栖,来此相投,是~之意也。”【词语

  • 鳌洲

    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传说中海上仙山。亦借指东海。唐黄滔《秋色赋》:“上澄鹊汉以清浅,东莹鳌洲而渺弥。”唐皎然《杂兴》诗之二:“鹤驾何冥冥,鳌洲去浩浩。”【词语鳌洲】   汉语大词典:鳌洲

  • 困骥

    源见“骥伏盐车”。喻指受压抑,被埋没的人才。唐孟郊《赠黔府王中丞楚》诗:“困骥犹在辕,沉珠尚隐精。”

  • 垂衣裳而天下治

    垂:垂下。 犹言垂拱而治。表示不做什么事而天下治理。 旧时用以谀颂封建帝王的“无为而治”。语出《易.系辞下》:“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。”唐.冯万石《对文词雅丽策》:“负黼扆而海宇清,垂衣裳而天下

  • 人微权轻

    指田穰苴(ráng jū禳拘)对齐景公说:自己资望浅、权位轻,希望得到一位大臣做监军。后以此典形容地位低下,资历浅,说话不起作用。田穰苴,春秋时齐国人,因做过司马(管军政和军赋),所以又称为司马穰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