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息篱笆间的鴳鸟,比喻见识狭小的俗人。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故鸟有凤而鱼有鲲。凤凰上击九千里,绝云霓,负苍天,足乱浮云,翱翱乎杳冥之上;夫藩篱之鴳,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。”鷃( ㄧㄢˋ yàn 晏)
同“穿杨箭”。唐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一百韵》:“端详筮仕蓍,磨拭穿杨镞。”
同“再衰三竭”。郭沫若《为“五卅”惨案怒吼》:“病根不除……我们国民的民气,再衰三涸,将要永远沦为外人的奴隶而不能振拔。”见“再衰三竭”。【词语再衰三涸】 成语:再衰三涸汉语大词典:再衰三涸
见“千篇一律”。明·贲经虞《雅伦》:“用事非诗正体,然景物有限,格调易穷,~,只共厌饫,欲观人笔力材诣,全在阿堵中。”【词语一律千篇】 成语:一律千篇
《庄子.大宗师》:“许由曰:‘而奚为轵?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,而劓汝以是非矣,汝将何以游夫遥荡恣睢转徙之涂乎?’意而子曰:‘…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,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?’”黥:刺面。劓:割鼻
宋、元间有无名氏戏文《玉清庵》,今已佚。元.阙名著《玉清庵错送鸳鸯被》杂剧,今存。故事写李玉英因负债,被迫去玉清庵与富豪刘彦明幽会。在庵中巧遇书生张瑞卿,便以鸳鸯被为定礼,结为夫妻。后张瑞卿应试得中,
源见“换鹅书”。指王羲之书《黄庭经》帖。元 释至仁《送厚元载游会稽》诗:“逸少笼鹅帖,支郎 放鹤亭。”
源见“泾渭分明”。指清浊不分,好坏是非不辨。《晋书.王濛传》:“夫军国殊用,文武异容,岂可令泾 渭混流,亏清穆之风。”
同“三箭定天山”。明无名氏《精忠记.饯别》:“三箭天山,唾手功名。他日归来,戏彩阶庭。”
同“前箸”。唐杨巨源《酬卢员外》诗:“谢傅旌旗控上游,卢郎樽俎借前筹。”【词语前筹】 汉语大词典:前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