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二疏还乡”。谓以古贤为榜样,功遂身退。元 张天雨《贺新郎.戏次仲举韵》词:“有子平生千万足,看明年、堕地於菟走,挂冠去,学疏受。”
一而再,再而三。 表示反复多次。语出《书.多方》:“尔乃自作不典,图忱于正,我惟时其教告之,我惟时其战要囚之,至于再,至于三。”《后汉书.祭祀志上》:“谶记曰:‘刘秀发兵捕不道,卯金修德为天子。’秀
同“子乔笙鹤”。宋方岳《风流子.和楚客维扬灯夕》词:“仿佛神仙,刘安鸡犬;分明富贵,子晋笙箫。”
《汉书.邹阳传》:“臣闻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。”又汉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鸷鸟累百,不如一鹗……使衡立朝,必有可观。”鹗,善捕鱼,益鸟。后因以“荐鹗”为推荐贤士的典故。宋陈与义《书怀示友》诗之一:“似闻有
源见“燕梦征兰”。借指生子之愿望。宋杨亿《宣曲二十二韵》:“秦凤来何晚,燕兰梦未成。”
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负手曳杖,消摇于门,歌曰:‘泰山其颓乎?梁木其坏乎?哲人其萎乎?’既歌而入,当户而坐……〔子贡〕趋而入,夫子曰:‘赐,尔来何迟也?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,则犹在阼也;殷人殡于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胡毋彦国吐佳言如屑,后进领袖。”刘孝标注:“言谈之流,靡靡如解木出屑也。”后以“谈屑”指谈话时口若悬河,滔滔不绝。元王恽《琉璃肺》诗:“四筵谈屑霏馀烈,一缕冰浆濯素
唐白居易《朱陈村》诗:“徐州古丰县,有村曰朱陈……一村唯两姓,世世为婚姻。亲疏居有族,少长游有群。黄鸡与白酒,欢会不隔旬。生者不远别,嫁娶先近邻。”后因以“朱陈嫁娶”为互结婚姻之好的典故。宋苏轼《陈季
一只狗看见了人叫,很多狗听到了叫声也跟着叫。 比喻随声附和,没有主见。语出汉.王符《潜夫论.贤难》:“谚云:‘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。’世之疾此固久矣哉!”《晋书.傅玄传附子咸》:“咸复以亮辅政专权,又
指陈胜用“王侯将相哪有天生的种?”以鼓励众人起义反秦。比喻人应有雄心抱负,成就大业。 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七月,秦统治者征调聚居里巷左侧的穷人戍边去渔阳(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),有九百人在途中驻扎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