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吹箫伴侣”。元龙从云《美人纱带》诗:“几回暗忆吹箫侣,背立东风咏凤凰。”
源见“苏门长啸”。指啸傲之处。唐王维《偶然作》:“孙登长啸台,松竹有遗处。”【词语长啸台】 汉语大词典:长啸台
指邹阳说:如同把闪闪发光的珍珠抛投到黑暗地方被埋没。后以此典比喻怀才不遇、忠贤受谤;或指好人误投不贤之主;或比喻珍宝落到不识货的手中。西汉文帝时,齐国人邹阳听说汉文帝次子梁孝王刘武好结纳贤士,便前去投
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若非饮食之客,则布席,席间函丈。”郑玄注:“谓讲问之客也。函,犹容也。讲问宜相对容丈,足以指画也。”后因以“丈席”指讲席。宋岳珂《桯史.吕东莱祭文》:“吕东莱居于婺,以讲学唱诸儒。
源见“一丘之貉”。谓彼此相同,没有区别。清王士禛《碧云寺》诗:“狐貉同一丘,无事劳沾巾。”
源见“海棠睡”。咏海棠。宋朱淑真《海棠》诗:“曾比温泉妃子睡,不吟西蜀杜陵诗。”
源见“献曝”。谓心存社稷的忠心。明杨慎《朝中措》词:“却思京国,狐裘貂帽,雪洞毡房。不识琼楼高处,曝暄谁献吾皇?”
《周礼.考工记.梓人》:“梓人为饮器,勺一升,爵一升,觚三升,献以爵而酬以觚,一献而三酬。”后因以“一献三酬”谓人臣过蒙宠幸。并列 指人臣过蒙上宠幸。语本《周礼·考工记·梓人》:“梓人为饮器,勺一升,
《礼记.乐记》:“《清庙》之瑟,朱弦而疏越,壹倡而三叹,有遗音者矣。”孔颖达疏:“《清庙》之瑟,谓歌《清庙》之诗所弹之瑟……弦声既浊,瑟音又迟,是质素之声,非要妙之响。”后因以“庙瑟音”喻质朴而可施于
同“哭秦庭”。唐韦应物《睢阳感怀》诗:“使者哭其庭,救兵终不至。”明张煌言《上鲁国主启》:“虽乖哭庭之义,尚图扫境之功。”【词语哭庭】 汉语大词典:哭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