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艺文类聚》卷六七引晋王隐《晋书》:“董威辇每得残碎缯,辄结以为衣,号曰百结。”后因以形容衣多补缀。《南史.到溉传》:“余衣本百结,闽中徒八蚕。”【词语百结】 汉语大词典:百结
同“鼎成龙去”。唐郑嵎《津阳门诗》:“鼎湖一旦失弓箭,桥山烟草俄霏霏。”
《后汉书.赵壹传》:“所好则钻皮出其羽毛,所恶而洗垢求其瘢痕。”后以“洗垢求瘢”指过分挑剔别人的错误。元刘祁《归潜志》卷九:“张承旨 行简知贡举,惟以格律痛绳之,洗垢求瘢,苛甚。”见“洗垢索瘢”。元·
源见“井蛙”。比喻浅陋、片面的见识。清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.尚书集注音疏》:“巨儒著述,皆有本源,不得以井管拘墟,轻相訾议也。”见“井蛙之见”。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,尚书集注音疏》:“钜儒著述,皆
把小马系在车后,使它习惯于大马的拉车。比喻使初学者见习。《礼记.学记》:“始驾马者反之,车在马前。”孔颖达疏:马子始学驾车之时,大马驾在车前,将马子系随车后而行,故示反之,所以然者,此驹未曾驾车,若忽
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比喻仕宦之途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》:“鹏路忽催,龙津遂壅。”【词语鹏路】 汉语大词典:鹏路
源见“丹砂井”。指传说中廖家含丹水井,人食其水可长寿。宋苏轼《和陶潜读山海经诗》之八:“廖井窖丹砂,红泉涌寻常。”【词语廖井】 汉语大词典:廖井
源见“尹邢避面”。喻美人。清宋琬《竹夫人》诗:“专房不妒邢兼尹,倾国先封虢与秦。”
源见“隋侯之珠”。借指知恩图报者。元戴表元《义蜂行》:“我怜翁言私诮责,扶伤早愧隋侯蛇。”
宋.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圆智举东坡诗‘溪声便是广长舌,山邑岂非清净身’,曰:‘若不到此田地,如何有这个消息?’此菴曰:‘是门外汉耳。’”宋.苏东坡于元丰七年(公元1084年)由黄州赴汝州途中,曾游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