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羯鼓催花

羯鼓催花

唐.南卓《羯鼓录》:相传唐明皇最爱羯鼓(羯,音jié:我国古代民族,匈奴别支),有一次二月初,连续下了几天雨后,天刚放睛,明皇见内庭柳杏将吐,叹道:“对此景物,岂得不与他判断之乎?”于是派高力士去取羯鼓,自己靠窗敲击他自制的《春光好》一曲,再看柳杏,皆已吐叶。

唐明皇敲羯鼓而柳杏吐叶,后来便把“击鼓传花”行令游戏的鼓声叫作“催花鼓”。

宋.杨万里《正月五日以送伴借官侍宴集英殿十口号》诗:“一声白雨催花鼓,十二竿头总下来。”


连动 打击羯鼓使花开放。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巡陵》:“立傍衮衣,满身香气;回瞻宝座,一朵红云。惟将~,赐得貂裘拖地。”△指传说中热闹愉快的游戏场面。


【典源】 唐·南卓《羯鼓录》:“ (唐玄宗)尝遇二月初诘旦,巾栉方毕,时当宿雨初晴,景物明丽,小殿内庭柳杏将吐,睹而叹曰:‘对此景物,岂得不与他判断之乎?’左右相目,将命备酒,独高力士遣取羯鼓。上旋命之临轩纵击一曲,曲名《春光好》,神思自得。及顾柳杏,皆已发拆 (坼)。上指而笑,谓嫔御曰:‘此一事,不唤我作天公可乎?’”

【今译】 唐玄宗洞晓音律,爱击羯鼓。二月初的一个早晨,他梳洗刚毕,正逢春雨初晴,景物明媚,内庭中柳芽、杏花含苞欲放,玄宗看到不禁感叹:“面对如此美景,怎能不欣赏一番呢?”众侍者相视,要备酒以供玄宗赏春,唯高力士解其意,派人取来羯鼓,玄宗遂临轩击鼓,奏自己所作的《春光好》一曲,神采飞扬,怡然自得。再看柳芽、杏花都已绽开。玄宗手指而笑,对身旁的嫔妃、宫女说:“就这件事,不称我作天公行吗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音乐高妙感人; 或咏花事。

【典形】催花鼓、花发要人催、羯鼓催春雷、羯鼓唤花开、三郎羯鼓催、天子是天公、羯鼓彻明催、催花击鼓、天公须羯鼓。

【示例】

〔催花鼓〕 明·唐寅《花月吟效连珠体》:“月中漫击催花鼓,花下轻传弄月箫。”

〔花发要人催〕 明·高启 《废宅芍药》:“昔年花发要人催,今日无人花自开。”

〔羯鼓催春雷〕 清·唐孙华《杨晚研翰林招同观杏花》:“灵妃一笑启玉齿,不须羯鼓催春雷。”

〔羯鼓唤花开〕宋·陆游《芳华楼夜宴》:“难觅长绳縻日住,且凭羯鼓唤花开。”

〔三郎羯鼓催〕 明·徐渭《又图卉应史甥之索》:“惊花蛰草开愁晚,三郎羯鼓催?”

〔天子是天公〕 宋·范成大《题开元天宝遗事》:“一曲打开红杏蕊,须知天子是天公。”


【词语羯鼓催花】  成语:羯鼓催花汉语词典:羯鼓催花

猜你喜欢

  • 柏梁杯

    源见“柏梁宴”。指宫廷宴饮。唐张说《春晚侍宴丽正殿探得开字》诗:“喜承芸阁宴,幸奉柏梁杯。”

  • 卜昼卜夜

    《左传.庄公二十二年》载:春秋时,齐国陈敬仲为工正(注掌百工之官),一次请桓公饮酒,桓公一时高兴,命举火继饮。敬仲辞谢说:“臣卜其昼,未卜其夜,不敢。”《晏子春秋.杂上》、《说苑.反质》述为齐景公与晏

  • 六龙

    源见“羲和驭日”。相传羲和驾六龙为太阳驭车,因以“六龙”指太阳。汉刘向《九叹.远游》:“贯澒蒙以东朅兮,维六龙于扶桑。”宋王安石《休假大佛寺》诗:“六龙高徘徊,光景在我裳。”【词语六龙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七臣

    《孝经.谏诤》:“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,虽无道不失其天下。”郑玄注:“七人谓三公及左辅、右弼、前疑、后丞。”唐玄宗注:“争谓谏也。”后以“七臣”泛指谏臣。《后汉书.刘瑜传》:“惟陛下设置七臣,以广谏道。

  • 师锡

    《书.尧典》:“师锡帝曰:‘有鳏在下,曰虞舜。’”孔传:“师,众;锡,与也。”后因以“师锡”指众人举荐推许。晋陆机《汉高祖功臣颂》:“无知睿敏,独昭奇迹,察侔萧相,贶同师锡。”唐陆贽《奉天论前所答奏未

  • 釜里生鱼

    同“釜生鱼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答曹子方杂言》诗:“谁怜相逢十载后,釜里生鱼甑生尘。”

  • 爽气西山

    源见“拄笏看山”。形容人狂放不羁,不屑问俗事。清徐作肃《秋过南村》诗:“爽气西山玉麈柄,荣名北阙锦盘陀。”

  • 三多

    源见“华封三祝”。谓多寿、多富、多男子。为祝颂之辞。明李渔《慎鸾交.赠妓》:“长幡绣佛祝三多。”【词语三多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多

  • 官怠于有成

    见“官怠于宦成”。

  • 马指

    源见“指鹿为马”。喻有意混淆是非。严复《和寄朝鲜金泽荣》之三:“莫更是非论马指,从今不系是虚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