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蒲柳姿”。对未老先衰的感慨。清蒲松龄《赠刘孔集》诗:“无复濠梁兴,空存蒲柳悲。”
参见:秣陵报
《群音类选.清腔类.桂枝香》:“那晓得三纲五常,只知道七青八黄,圆鸭蛋里棹桨,竹竿空长,肚里无粮,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。”比喻造福于后人。清.颐琐《黄绣球》一回:“俗语说得好:‘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。’我
同“山阳笛”。宋张炎《凄凉犯.过邻家见故园有感》词:“因甚忘归,谩吹裂、山阳夜笛。”
同“生入玉门关”。唐李益《塞下曲》:“伏波唯愿裹尸还,定远何须生入关?”
《庄子.知北游》:“故曰:为道者日损,损之又损之,以至于无为,无为而无不为也。”本谓日去其华伪,以归于纯朴无为。后用为盛满时戒惧谦抑之意。并列 一天一天地减损虚伪浮华,最终归于纯朴无为。《老子》:“为
源见“莲社”。指佛寺。唐皇甫冉《望南山雪怀山寺普上人》诗:“夜夜梦莲宫,无由见远公。”【词语莲宫】 汉语大词典:莲宫
同“吏部眠”。陈世宜《醉歌》:“吏部卧瓮清漏残,况复飞鸢跕跕瘴疠地。”
同“走为上计”。蒋子龙《机电局长的一天》:“他感到,内心的一些想法,摆到桌面上是站不住脚的,还是走为上策。”见“走为上计”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38章:“朱成矩忧虑地说:‘我也想三十六计,~。但恐欲走不能
源见“山阳笛”。指感旧伤怀,追念亡友。元刘诜《和家兄巽翁久别听雨》:“不用闻邻笛,相悲正泪潸。”清方文《沈景山墓上作》诗:“乍捧双珠今痛绝,况闻邻笛似山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