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胡狱

胡狱

明太祖朱元璋借口丞相胡惟庸谋反,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。与蓝玉案合称胡蓝之狱。胡惟庸(?-1380年),凤阳府定远县(今属安徽)人。元至正十五年(1355年)投奔朱元璋,历任主簿、通判、佥事等官。洪武三年(1370年)拜中书省参知政事,六年,迁左丞相。受太祖宠信,居相位多年,结党营私,陷害异己,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,奏章于己有碍则藏匿不呈。至十三年(1380年)以树党谋反罪,被诛。二十三年(1390年)又以肃清逆党,以韩国公李善长为首,诛者共20人。数年中以惟庸事株连死者至3万余人。胡椎庸被杀后,朱元璋遂罢丞相,革中书省,并严格规定嗣君不得再立丞相;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,处以重刑。丞相废除后,其事由六部分理,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,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。

【出典】:

明史》卷308《奸臣列传·胡惟庸传》7908页:“至二十三年五月,事发,捕绩下吏,讯得其状,逆谋益大著。会善长家奴卢仲谦首善长与惟庸往来状,而陆仲亨家奴封帖木亦首仲亨及唐胜宗、费聚、赵庸三侯与惟庸共谋不轨。帝发怒,肃清逆党,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。乃为《昭示奸党录》,布告天下。株连蔓引,迄数年未靖云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卷32《胡蓝之狱》:“胡狱有《昭示奸党录》,族诛至三万余人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姚馥醉

    旧题晋.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九:“有一羌人,姓姚名馥,字世芬,充厩养马……馥好读书,嗜酒,每醉时好言帝王兴亡之事。善戏笑,滑稽无穷……”晋代有羌人姚馥为马夫,嗜酒而常醉,并喜欢评论兴亡成败之事。后遂用为咏

  • 坐上琴心

    源见“琴挑文君”。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。宋周邦彦《氐州第一》词:“坐上琴心,机中锦字,觉最萦怀抱。”偏正 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。语本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载: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,时卓王孙

  • 小惭小好,大惭大好

    唐.韩愈《昌黎先生集.与冯宿论文书》(卷一七):“仆为文久,每自测意中以为好,则人必以为恶矣。小称意,人亦小怪之;大称意,即人必大怪之也。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,下笔令人惭,及示人,则人以为好矣。小惭者,

  • 青藜照

    同“青藜灯”。清陈鹏年《冬日感怀》诗之二:“直庐夜检青藜照,讲幄朝呈《白虎通》。”

  • 椒兰

    战国楚屈原《离骚》中以椒兰喻佞人,汉人以为影射楚怀王的弟弟子兰和楚大夫子椒。《汉书.扬雄传》:“灵修既信椒兰之唼佞兮。”唐颜师古注引苏林曰:“椒兰,令尹子椒、子兰也。”《楚辞.离骚》:“兰芷变而不芳兮

  • 洗儿钱

    唐.王建《王建诗》“宫词”之七一:“妃子院中初降诞,内人争乞洗儿钱。”《资治通鉴》卷二一六“唐天宝十载”:“(安)禄山生日,上及贵妃赐衣服、宝器、酒馔甚厚。后三日,召禄山入禁中,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,裹

  • 班笔

    同“班超笔”。唐元稹《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》:“班笔行看掷,黄陂莫漫澄。”【词语班笔】   汉语大词典:班笔

  • 封赠

    因为子孙荣贵而得到官爵,对生者叫“封”,死者叫“赠”。这是晋宋以后的制度。宋代洪迈《容斋三笔》卷十:“绍兴二十八年郊祀赦恩,资政殿学士楼炤父已赠少师,乞加赠。司封以资政殿学士,系只封赠一代,父既至少师

  • 文翁化

    同“文翁化俗”。唐羊士谔《书楼怀古》诗:“何独文翁化,风流与代深。水云无旧辙,骚雅有遗音。”

  • 梧桐尾

    源见“焦尾琴”。指良琴。唐无名氏《听琴》诗:“六律铿锵间宫徵,伶伦写入梧桐尾。”【词语梧桐尾】   汉语大词典:梧桐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