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腰章除道

腰章除道

腰章:腰上佩带着太守的官印。除道:修整道路,以迎长官。西汉人朱买臣早年寒微贫困,后被汉武帝任命为会稽太守。朱买臣原来曾在会稽太守府看门人那里搭伙吃饭。现在由平民百姓升任太守,他穿上原来的平民服装,怀里带着官印,来到会稽郡府。当时正置年终考核总结,郡府官吏们在聚餐饮酒,他们没有看到朱买臣进来。朱买臣走进室内,和那个看门人一起吃饭。快吃完饭时,朱买臣故意露出系官印的丝带。看门人拉过丝带一看,原来是会稽郡太守的官印。看门人惊慌地把此事转告给在座的郡吏们。郡吏们都喝醉了,大声喊道:“这是说大话,吹牛皮!”守门人说:“不信你们来看看!”其中一个平时瞧不起朱买臣的人走进去察看,转身跑着喊道:“确实是太守印啊!”满座的人都很惊恐,向郡守丞报告。大家一起来到大厅列队按顺序拜见新太守,朱买臣才缓缓走出房去接见下属官吏。过了一会儿,长安来的车马来迎接朱买臣,朱买臣乘上驿站的专用车辆离开。会稽郡官吏得知新太守即来赴任,就组织百姓修整道路,打扫卫生,准备接待。县吏们都来等候迎接,组成一百多辆车的车队。后以“腰章除道”为典,言某人一朝飞黄腾达,尊荣显贵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4上《朱买臣传》2792、2793页:“上拜买臣会稽太守。……初,买臣免,待诏,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。拜为太守,买臣衣故衣,怀其印绶,步归郡邸。直上计时,会稽吏方相与群饮,不视买臣。买臣入室中,守邸与共食,食且饱,少见其绶。守邸怪之,前引其绶,视其印,会稽太守章也。守邸惊,出语上计掾吏。皆醉,大呼曰:‘妄诞耳!’守邸曰:‘试来视之。’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〔内〕视之,还走,疾呼曰:‘实然!’坐中惊骇,白守丞,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。买臣徐出户。有顷,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,买臣遂乘传(zhuàng撰,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)去。会稽闻太守且至,发民除道,县吏并送迎,车百余乘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杜甫《壮游》:“蒸鱼闻匕首,除道哂腰章。” 唐·独孤及《暮春于山谷寺上方遇恩命加官赐服酬皇甫侍御见贺之作》:“还登建礼署,犹忝会稽章。” 唐·羊士谔《郡中言怀寄西川萧员外》:“身外尽归天竺偈,腰间唯有会稽章。” 宋·史浩《满庭芳·代乡老众宾劝乡大夫》:“恩勤,东道主,挥金汉傅,怀绶朱公。” 宋·张榘《沁园春·为壑相寿》:“思昔买臣,怀绶会稽,年犹五旬。” 宋·赵善括《沁园春·千里风湍》:“印漫累累,绶何若若,休羡行歌朱买臣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动辄得咎

    辄(zhé哲):就;总是。咎(jiù救):过失;罪责。指凡有举动都会得到过失或罪责。徐继畬(yú余),字松龛(kān堪),五台(今山西五台县)人。道光六年(1826年)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,升御史。

  • 成市华阴

    源见“华阴市”。形容学者群集。明吴应箕《虎丘社集》诗:“投羊若水堪羞古,成市华阴偶见今。”

  • 起死灰

    源见“死灰复燃”。谓使失势者重新得势。清尤侗《张家湾》诗:“参军不足当鸡肋,安国何能起死灰?”

  • 贰师将军

    贰师:西汉时西域大宛(yuān冤)国(在今独联体中亚费尔干纳盆地)的城名(故址在今吉尔吉斯西南部马尔哈马特)。贰师将军,指西汉将领李广利。汉武帝时,西域大宛国产有骏马,藏在贰师城内,不肯献给汉朝皇帝。

  • 天颜笑

    同“天笑”。明袁宏道《桃花流水引》:“乍来不识天颜笑,只道频嘘列缺光。”

  • 开源节流

    开源原指保护生产正常进行,节流原指控制剥削,后则泛指扩大收入,节省开支。荀卿说,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是财富之本;仓库贮存,则是财富之末。能让老百姓不受干扰地从事生产,是百货之源,按等第征收赋税,以充实

  • 江锦割尽

    源见“残锦”。喻文思殆尽。宋黄庭坚《元翁坐中同作寄湓城》诗:“遥知吟思苦,江锦割向尽。”

  • 莼羹菰饭

    同“莼菜羹”。宋王之道《沁园春.和彦时兄》词:“纵荻花枫叶,强撩归思;有莼羹菰饭,归更何忧。”

  • 钗盒盟

    唐陈鸿《长恨歌传》载:传说唐明皇与杨贵妃“定情之夕,授金钗钿合(盒)以固之”。后因以“钗盒盟”为男女定情之典。清洪昇《长生殿.情悔》:“随风去,信路行。荡荡悠悠,日隐宵征。依月傍星,重寻钗盒盟。”【词

  • 扬一蜀二

    唐代谓天下之盛,扬州第一,四川次之。宋代洪迈《容斋随笔》卷第九:“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,尽斡利钱,判官多至数十人,商贾如织,故谚称‘扬一蜀二’,谓天下之盛,扬为一而蜀次之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