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折鼎覆?”。比喻不胜重任,败坏公事。宋苏舜钦《了语不了语》诗之一:“公?欲成忽覆鼎,银瓶汲绝还沉井。”亦指误事失职的权臣。宋刘子翚《汴京纪事》诗:“空嗟覆鼎误前朝,骨朽人间骂未销。”【词语覆鼎】
得其时呀!得其时呀! 表示对时运好的赞叹。语出《论语.乡党》:“山梁雌雉,时哉时哉!”唐.陈子昂《昭夷子赵氏碣颂》:“然则大运之所来,时哉时哉!”
《论语.雍也》:“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”知,即“智”。乐( ㄧㄠˋ yào 耀):爱好。智者喜欢水,因为水活跃富于变化。“知者乐水”常和“仁者乐山”连用,表示兴趣爱
同“井蛙”。宋曾巩《贺克伏交阯表》:“唶海隅之昧俗,肆井底之狂谋。”【词语井底】 汉语大词典:井底
说话委婉微妙而切中事理。语出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“谈言微中,亦可以解纷。”明.张岱《家传.附传》:“与人交,辄洞肺腑,谈言微中,无不倾心向之。”明.沈璟《义侠记.家门》:“请看名将出衡茅,谈言微中处,
舒展屈折的意思,也作“夭桥”。《文选.郭璞.江赋》:“吸翠霞而夭矫。”李善注:“夭矫,自得之貌。”人在疲倦时,频伸则感觉快适,与自得之义略同。
同“栉比鳞次”。唐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六:“真娘者,吴国之佳人也,时人比于钱塘苏小小。死葬吴宫之侧,行客感其华丽,竞为诗题于墓树,栉比鳞臻。”见“栉比鳞次”。臻,聚集。【词语栉比鳞臻】 成语:栉比鳞臻
斗筲( ㄕㄠ shāo ):斗和筲都是古代较小的容器。比喻人的才短识浅。选( ㄙㄨㄢˋ suàn ):通“算”,数。 这班器识狭小的人,算得什么? 表示对人轻视蔑视之辞。语出《论语.子路》:“
同“向若而叹”。宋辛弃疾《哨遍.秋水观》词:“渺沧溟,望洋东视,逡巡向若惊叹,谓我非逢子。大方达观之家,未免长见,犹然笑耳。”
源见“韫椟待价”。韫,通“蕴”。后因用“蕴匵”指包容,含藏。《后汉书.周兴传》:“蕴匵古今,博物多闻。”【词语蕴匵】 汉语大词典:蕴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