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苍水使者

苍水使者

同“苍水使”。唐杜甫《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》:“苍水使者扪赤绦,龙伯国人罢钓鳌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吴越春秋·越王无余外传》:“禹乃东巡登衡岳,血白马以祭,不幸所求。禹乃登山,仰天而啸。因梦见赤绣衣男子,自称玄夷苍水使者,闻帝使文命于斯,故来候之,非厥岁月,将告以期,无为戏吟。故倚歌覆釜之山,东顾谓禹曰:‘欲得我山神书者,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,庚子登山发石,金简之书存矣。’禹退,又斋三月,庚子登宛委山,发金简之书。”仇兆鳌《杜诗详注〈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〉》诗注引《搜神记》曰:“秦时有人夜渡河,见一人丈余,手横刀而立,叱之,乃曰:‘吾苍水使者也。’”今本《搜神记》未见。

【今译】相传大禹治水至衡山,杀白马祭祀,但不得好兆。大禹登山,梦见有一穿红色绣衣的男子,自称玄夷苍水使者,听说天帝命他治水,特来告诉他:“想得到山神书,要在黄帝岩岳下斋戒三月,然后登山发石,可以得到金简之书。”大禹斋戒三月,登宛委山,果然得到金简之书,而掌握治水的方法。又据《搜神记》: 秦时有人夜间渡河,见到一人高丈余,也称自己是苍水使者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称使者; 或咏大禹事。

【典形】 苍水、苍水呈简、苍水使、苍水使者、玄夷。

【示例】

〔苍水〕 明·陈子龙《谒禹陵》:“防风膏斧钺,苍水贡文章。”

〔苍水呈简〕 清·王慧《禹陵》:“苍水先呈简,防风后至刑。”

〔苍水使〕 唐·杜甫《季夏送乡弟韶》:“令弟尚为苍水使,名家莫出杜陵人。”

〔苍水使者〕 唐·杜甫《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》:“苍水使者扪赤绦,龙伯国人罢钓鳌。”

〔玄夷〕 北周·庾信《温汤碑》:“咸池浴日,先应绿甲之图; 砥柱浮天,始受玄夷之命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扁舟五湖

    源见“范蠡扁舟”。指辞官归隐江湖。《剪灯新话.龙堂灵会录》:“霸越平吴,扁舟五湖……功成身退,辞荣归位。”述补 乘小船入江湖。比喻功成身退,归隐江湖。语本《吴越春秋》卷10:越灭吴,范蠡“乃乘舟出三江

  • 白首无成

    见“白首空归”。【词语白首无成】  成语:白首无成汉语大词典:白首无成

  • 十部从事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刘馥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晋阳秋》:“刘弘字叔和,熙之弟也。……世不旷名,而有政事才。……其在江、汉,值王室多难,得专命一方,尽其器能。推诚群下,厉以公义,简形狱,务农桑。每有兴废,手书郡国

  • 了若指掌

    《论语.八佾》:“子曰:‘……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’指其掌。”因以“了若指掌”比喻对情况十分明白清楚。《宋史.道学传序》:“〔周敦颐〕作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,推明阴阳五行之理,命于天而

  • 辞同辇

    同“班妾辞辇”。宋晁端礼《鹧鸪天》词:“近来谁解辞同辇,似说昭阳第一人。”

  • 五马渡江

    《晋书.元帝纪》:“太安(晋惠帝年号)之际,童谣云:‘五马浮渡江,一马化为龙。’……王室沦覆,帝(指琅琊王司马睿,后即位,即晋元帝)与西阳(西阳王司马羕)、汝南(汝南王司马祐)、南顿(南顿王司马宗)、

  • 石城汤池

    同“金城汤池”。《三国志.辛毗传》:“兵法称:有石城汤池、带甲百万而无粟者,不能守也。”见“金城汤池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辛毗传》:“兵法称:有~、带甲百万而无粟者,不能守也。”【词语石城汤池】  成语

  • 刀镮信

    源见“大刀头”。喻回家的信息。清尤侗《秣陵游归人传已死漫引坡句自解并示家人》诗:“烽火连天家万里,刀镮信断梦三更。”

  • 驷马回

    源见“题桥柱”。谓立志取得功名富贵。唐许浑《将赴京师留题孙处士山居》诗之一:“应学相如志,终须驷马回。”

  • 躬逢盛事

    见“躬逢其盛”。【词语躬逢盛事】  成语:躬逢盛事汉语大词典:躬逢盛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