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茅焦之谏

茅焦之谏

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齐人茅焦说秦王曰:‘秦方以天下为事,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,恐诸侯闻之,由此倍(背)秦也。’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,复居甘泉宫。”又汉刘向说苑.正谏》载:秦始皇母后私通嫪毐,始皇将毐车裂,迁母于萯阳宫。“令曰:‘敢以太后事谏者戮。’死者已二十七人。”但茅焦仍“解衣伏质”,冒死上谏,始皇终悟。后因以“茅焦之谏”为忠臣冒死直谏的典故。明沈德符《野获编.列朝》:“议礼诸臣自比茅焦之谏;讪上无礼,逮下诏狱讯治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国君含垢

    含垢:忍受垢耻。 意谓一国之君,为了顾全大局,有时也不免含垢忍辱。语出《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:“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瑾瑜匿瑕,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杨伯峻注:“含垢,杜注云:‘忍垢耻’。《老子》云:‘受

  • 长卿病渴

    同“相如病渴”。唐杜甫《奉送韦六丈右少府之交广》诗:“长卿久病渴,武帝元同时。”

  • 雾里看花

    唐.杜甫《小寒食舟中作》诗:“春水船如天上坐,老年花似雾中看。”原形容老眼昏花,视物不清。后常被引用借喻对某一事物看不真切,一时尚难以把握。清.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卷上:“白石(姜夔)写景之作,虽格韵高

  • 藕无丝

    《佩文韵府》卷四支韵“丝”“藕无丝”下引(唐.段成式)《酉阳杂俎》:“唐大历中,高邮民张存以踏藕为业。尝于陂(池)中见旱藕梢大如臂,遂併力掘之,深二丈,大至合抱,以其不可穷,乃断之。中得一剑,长二尺,

  • 扬清

    源见“激浊扬清”。比喻宣扬美善。唐司空图《成均讽》:“变唯尚质,贵在扬清,动以敷愉,绰之仁义。”【词语扬清】   汉语大词典:扬清

  • 三已不愠

    《论语.公冶长》:“子张问曰:‘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,无喜色;三已之,无愠色。旧令尹之政,必以告新令尹。何如?’子曰:‘忠矣。’曰:‘仁矣乎?’曰:‘未知;焉得仁?’”已,去,指离官去职。楚相令尹文子三

  • 揭竿四起

    连动 四面八方的农民高举起旗帜,武装起义。李大钊《国情》:“然历代君人者,必以省刑罚、薄税敛为戒,其民始相安于无事,否则~矣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写对统治者的反抗斗争。→逼上梁山 铤而走险犯上作乱 官逼民

  • 捉衿肘见

    同“捉衿见肘”。明杨慎《丹铅总录.境逆乐真》:“惟夫床琴于浚井之日,弦歌于绝粮之余,以致捉衿肘见而歌商声,箪食瓢饮而不改其乐,乃为境之逆而乐之真耳。”见“捉衿见肘”。【词语捉衿肘见】  成语:捉衿肘见

  • 荣期

    同“荣启期”。三国 魏嵇康《琴赋》:“于是遁世之士,荣期、绮季之畴,乃相与登飞梁,越幽壑。”唐吴筠《高士咏.荣启期》:“荣期信知止,带索无所求。”【词语荣期】   汉语大词典:荣期

  • 诗肠鼓吹

    源见“双柑斗酒”。指诗兴大发。明张景《飞丸记.盟寻泉石》:“挈双柑往听莺传,诗肠鼓吹如劝。”偏正 鼓吹,原指乐器,借指鸟声。比喻激发写诗兴致的音乐。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·俗耳针砭诗肠鼓吹》:“戴颙春携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