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不辨东西好坏而随意糟蹋。宋陆游《齿痛有感》诗: “眼暗头童负圣时,齿牙欲脱更堪悲。暮年渐解人间事,蒸食哀梨亦自奇。” ●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 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云: ‘君得哀家梨
同“京洛尘”。清黄景仁《金缕曲》:“抵死不沾京洛土,算从头,作计输公等。”
源见“东陵瓜”。谓前朝遗民。清蒋士铨《桂林霜.私葬》:“立个墓台新碣,写出青门故侯。”【词语青门故侯】 成语:青门故侯汉语大词典:青门故侯
《吕氏春秋.疑似》载:梁北黎丘有奇鬼,善效人之子侄昆弟状。一人之市醉归,鬼效其子,扶而道苦之。归家酒醒,责其子不敬,子泣辩,乃悟为奇鬼所为。明旦又之市而醉,其真子恐父不能返,往迎之,其人望见,误奇鬼又
同“海屋添筹”。明 王錂《春芜记.庆寿》:“愿筹添海屋,算跻冈陵。”【词语筹添海屋】 成语:筹添海屋汉语大词典:筹添海屋
唾沫之余。清代江藩《汉学师承记.江永》:“考永学行乃一代通儒,……然所著乡党图考,四书典林,帖括之士,窃其唾余,取高第、掇巍科者数百人。”后因以“拾人唾余”,比喻意见或言论是他人之点滴余绪,微不足道。
《史记.夏本纪》:“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,百姓勿堪。乃召汤而囚之夏台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狱名,夏曰均台。”后以“夏台”代指牢狱。唐杨炯《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》:“无阶封禅,空叹息于周南;绝望夏台,竟栖迟
源见“一斛贮槟榔”。谓讥人贫困。唐卢纶《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》诗:“且请同观舞鸜鹆,何须竟哂食槟榔。”
唐代白居易《谢官状》:“况于官禄之间,岂敢有所选择。但以位卑俸薄,家贫亲老,养阙甘馨之费,病乏药石之资,人子之心,有所不足。”阙:通“缺”。旧以“甘馨之费”为奉养父母的费用。偏正 供养父母的费用。唐·
同“唐衢痛哭”。宋陈与义《入城》诗:“欲为唐衢哭,声出且复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