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蝇附骥尾

蝇附骥尾

骥(jì季):好马;千里马。此典指苍蝇因附马尾而飞奔千里;比喻颜渊因追随孔子受赞许而名垂后世。后以此典比喻追随先辈、名人,而出名受益。伯夷、叔齐虽然有贤德,只有得到孔子赞扬,他们的名声才更加显扬;颜渊虽然好学不倦,也只有追随孔子之后,他的模范行为才更加显著。此典又作“附骥尾”、“附尾”、“蝇附骥”、“骥尾附”、“骥尾蝇”、“随骥尾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61《伯夷列传》2127、2128页:“伯夷、叔齐虽贤,得夫子而名益彰;颜渊虽笃学,附骥尾而行益显。”《索隐》按: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,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。

【例句】:

唐·骆宾王《上司列太常伯启》:“抟羊角而高翥,浩若无津;附骥尾以上弛,邈焉难托。”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吉老十小诗》:“疾蝇思附尾,惊鹤畏乘轩。”

宋·陆游《泽居》:“平日酷憎蝇附骥,暮年肯作鹤乘车?” 清·唐孙华《有感明季党事》:“声名骥尾附,假窃虎皮蒙。” 唐孙华《寿座王讲学仇先生》:“敢跃龙门鲤,忻随骥尾蝇。”清·蒋深《蝇》:“未容随骥尾,先欲乱鸡鸣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伯夷、叔齐虽贤,得夫子而名益彰。颜渊虽笃学,附骥尾而行益显。”索隐按:“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,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。”《东观汉记·隗嚣》:“光武与隗嚣书曰:“苍蝇之飞,不过三数步,托骥之尾,得以绝群。”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亦载,注曰:“张敞书曰:‘苍蝇之飞,不过十步; 自托骐骥之尾,乃腾千里之路。然无损于骐骥,得使苍蝇绝群也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古代的伯夷、叔齐虽然贤德,因为得到孔子的称扬才名望更高。颜渊虽然好学,由于像蝇附马尾一样从师孔子,得到孔子教诲、奖掖才声誉日增。苍蝇自己飞不远,然而附在骏马的尾巴上,就可达到千里之外的地方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追随先辈、名人而出名受益。

【典形】 附骥尾、附尾、骥尾附、骥尾蝇、随骥尾、蝇附骥。

【示例】

〔附骥尾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司列太常伯启》:“抟羊角而高翥,浩若无津; 附骥尾以上弛,邈焉难托。”

〔附尾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吉老十小诗》:“疾蝇思附尾,惊鹤畏乘轩。”

〔骥尾附〕 清·唐孙华《有感明季党事》:“声名骥尾附,假窃虎皮蒙。”

〔骥尾蝇〕 清·唐孙华《寿座王讲学仇先生》:“敢跃龙门鲤,忻随骥尾蝇。”

〔随骥尾〕 清·蒋深《蝇》:“未容随骥尾,先欲乱鸡鸣。”

〔蝇附骥〕 宋·陆游《泽居》:“平日酷憎蝇附骥,暮年肯作鹤乘车?”


【词语蝇附骥尾】  成语:蝇附骥尾汉语词典:蝇附骥尾

猜你喜欢

  • 鹗书

    源见“荐鹗”。指推荐人才的文书。宋陈造《饯寄定海交代》诗:“诸公蜚鹗书,犯严尚遗力。”【词语鹗书】   汉语大词典:鹗书

  • 夺锦袍

    夺,竞取。通过竞争取得作为奖品的锦袍,也称夺锦。比喻争得胜利。出自唐宋之问的事迹。宋之问(656?-712年)字延清,一名少连,汾州(今山西汾州)人。唐代著名诗人,上元进士。武则天时曾任尚方监丞,左奉

  • 破五十弦

    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大帝(即天帝)使素女鼓五十弦瑟,悲,帝禁不止,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。……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。”《史记》中载太帝命素女鼓五十弦瑟,因声极悲,故破之而成为二十五弦。后因以为琴瑟之

  • 潘郎白发

    同“潘安白发”。唐窦常《奉寄辰州房使君郎中》诗:“新年只可三十二,却笑潘郎白发生。”

  • 西王母

    《山海经.西山经》:“西王母,其状如人,豹尾虎齿而善啸。”又《穆天子传》卷三:“乙丑,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,西王母为天子谣。”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仙人。明归有光《朱夫人郑氏五十寿序》:“世传赤松子服水

  • 汗牛充屋

    同“汗牛充栋”。清方东树《切问斋文钞书后》:“非要非玄,而冗长并录,是《书》不止百篇,《诗》不止三百。非惟汗牛充屋,不能尽载,且适以罔道迷人。”【词语汗牛充屋】  成语:汗牛充屋汉语大词典:汗牛充屋

  • 倒手版

    同“手版倒持”。宋陆游《迓客至大浪滩上》诗:“宁当倒手版,聊复据胡床。”

  • 东风过耳

    同“东风吹马耳”。清 容闳《西学东渐记》:“学生在美国……绝无敬师之礼,对于新监督之训,若东风之过耳。”见“东风吹马耳”。【词语东风过耳】  成语:东风过耳汉语大词典:东风过耳

  • 分毡

    源见“半毡”。谓寒士得人顾惜。清吴雯《雨亭王公雪中旋斾喜成二十韵》:“袁安谁枉辙,江革尚分毡。”

  • 升龙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乘龙升天。谓皇帝去世。汉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想升龙于鼎湖,岂时俗之足慕。”【词语升龙】   汉语大词典:升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