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螳螂向蝉

螳螂向蝉

后汉书.蔡邕传》:“初,邕在陈留也,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,比往而酒以(通已)酣焉。客有弹琴于屏,邕至门试潜听之,曰:‘憘(叹声)!以乐召我而有杀心,何也?’遂反(同返)。将命者告主人曰:‘蔡君向(刚才)来,至门而去。’邕素为邦乡所宗,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,邕具以告,莫不怃(怪也)然。弹琴者曰:‘我向鼓弦,见螳螂方向鸣蝉,蝉将去而未飞,螳螂为之一前一却。吾心耸然,惟恐螳螂之失之也,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?’邕莞然(笑的样子)而笑曰:‘此足以当之矣。’”

艺文类聚》卷四十四引华峤《后汉书》亦载此事,可参阅。

东汉.蔡邕通晓音律。他在陈留时,有一天邻人请他去吃酒。当走到邻家门外时,听到里面有人正弹琴。从琴声里,他听出内隐“杀心”,便产生疑虑,回到家中。主人见客久不赴约,便去请蔡中郎,并问缘由。蔡说明后,大家都觉得很奇怪。弹琴人知道了,便告诉蔡说,当我弹琴时,正看见一只螳螂将捕向鸣蝉,因怕螳螂有失,故有“杀心”从琴韵中流露出来。因为误会了,蔡于是释然,一笑了之。

“螳螂向蝉”用以比喻专设心机达到某种目的;也用以暗指因误会而产生的虚惊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越俎代谋

    同“越俎代庖”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.公法》:“同者彼此通行,异者各行其是,无庸越俎代谋。”见“越俎代庖”。胡山源《散花寺》:“现在,在这种情形之下,他觉得不能不说了,虽然他冒了~的嫌疑。”【词语越俎代谋

  • 望夫岗

    晋干宝《搜神记.望夫岗》:“鄱阳西有望夫岗。昔县人陈明与梅氏为婚,未成,而妖魅诈迎妇去。明诣卜者,决云:‘西北行五十里求之。’明如言,见一大穴,深邃无底。以绳悬入,遂得其妇。乃令妇先出,而明所将邻人秦

  • 碧筒

    同“碧筒杯”。宋苏轼《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》之三:“碧筒时作象鼻弯,白酒微带荷心苦。”明高明《琵琶记.琴诉荷池》:“金缕唱,碧筒劝,向冰山雪?排佳宴。”【词语碧筒】   汉语大词典:碧筒

  • 感麟翁

    源见“绝麟”。指孔子。宋苏轼《刘壮舆长官是是堂》诗:“当为感麟翁,善恶分锱铢。”【词语感麟翁】   汉语大词典:感麟翁

  • 逢人说项斯

    亦作“逢人说项”。意思是称扬人善。唐代国子祭酒杨敬之雅爱项斯之才,逢人就称赞他。杨敬之《赠项斯》诗:“几度见诗诗尽好,及览标格过于诗。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。”后谓替人说好话或讲情为“说项”。

  • 华独坐

    指三国魏华歆。《三国志.魏志.华歆传》裴松之注:“华峤《谱叙》曰:……是时四方贤士大夫,避地江南者甚众,皆出其下,人人望风。每策大会,坐上莫敢先发言。歆时起更衣,则论议欢哗。……江南号之曰‘华独坐’。

  • 小鲜烹

    同“烹小鲜”。唐刘长卿《至德三年春正月》诗:“家怜双鲤断,才愧小鲜烹。”

  • 开雾睹天

    汉徐幹《中论.审大臣》:“文王之识也,灼然若披云而见日,霍然若开雾而观天。”后以比喻使人豁然开朗。北周宇文逌《〈庾信集〉序》:“夜不离阁,无愧于黄香;开雾睹天,有同于乐广。”连动 拨开云雾看见青天。比

  • 乌号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指帝王之死。《旧五代史.汉高祖纪论》:“及回銮辂,寻堕乌号,故虽有应运之名,而未睹为君之德也。”《淮南子.原道训》:“射者扞乌号之弓。”高诱注:“乌号,桑柘,其材坚劲,乌峙其上,及

  • 武子窗

    源见“囊萤照读”。指苦读之处。宋杨亿《萤》诗:“武子窗尘积,隋家苑树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