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衣锦归

衣锦归

也作“锦旋”、“锦还”、“衣锦还乡”。穿着锦服回家。柳庆远字文和,河东解(今山西运城)人。南朝齐时任尚书郎、大司马中兵参军、建武将军、魏兴太守等职。梁高祖即位,任散骑常侍、右卫将军,加征虏将军,封重安侯,食邑千户……天监二年(503年),又升中领军,改封云杜侯。天监四年(505年),又出任雍州刺史等高官,临赴任时,高祖于新亭(今江苏南京市南)为之饯(jiàn荐,以酒食送行)别说:“您衣锦还乡,我没西顾之忧了。”南朝时,雍州侨置襄阳,这里是柳庆远的第二故乡,所以梁武帝说他这次上任是“衣锦还乡”。后世常用以形容富贵返里。

【出典】:

梁书》卷9《柳庆远传》182、183页“(天监)四年,出为使持节、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、征虏将军、宁蛮校尉、雍州刺史。高祖饯于新亭,谓曰:‘卿衣锦还乡,朕无西顾之忧矣。’”又《梁书》卷40《刘之遴传》572页:“(刘之遴)出为征西鄱阳王长史、南郡太守,高祖谓曰:‘卿母年德并高,故令卿衣锦还乡,尽荣养之理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岑参《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》:“还家锦服贵,出使绣衣香。” 唐·独孤及《送虞秀才擢第归长沙》“甲科文比玉,归路锦为衣。” 唐·李端《送义兴元少府》:“本是江南客,还同衣锦归。” 后晋·张昭运等《旧唐书·姜謩传》:“拜謩(同“谟”)秦州刺史。高祖谓曰:‘衣锦还乡,古人所尚。今以本州相授,用答元功。” 元·石君宝《秋胡戏妻》三:“谢得鲁昭公可怜,赐小官黄金一饼,以充膳母之资,如今衣锦荣归。”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37回:“一年半的功夫果然乡试连捷,并且探花及第,衣锦荣归了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栋梁之材

    《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:‘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’”庾子嵩:庾敱,字子嵩,西晋人。目:称,引申为品题。和峤:字长舆,官至太子少傅。磊砢:壮大貌。节目:指树木枝干

  • 百年好事

    源见“百年之好”。指婚姻喜事。郭沫若《卓文君》三景:“你还是牺牲一切,替浪子做撮合山,你还是使浪子少犯几层罪过,成就你自己的百年好事呢?”偏正 婚姻大喜事。郭沫若《卓文君》3幕:“你还是牺牲一切,替浪

  • 满堂

    《老子》:“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”后因以“满堂”代指金玉及财富。南朝 梁任昉《天监三年策秀才文》之一:“今欲使朕无满堂之念,民有家给之饶。”宋范仲淹《稼穑惟宝赋》:“田畴播殖之时,岂惭种玉;仓廪丰登之

  • 廪竹

    晋常璩《华阳国志.南中志》:“有竹王者,兴于遯水。有一女子,浣于水滨,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,推之不肯去。闻有儿声,取持归,破之,得一男儿。长养,有才武,遂雄夷狄。”后因以“廪竹”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处。

  • 东床

    同“东床坦腹”。唐杜甫《哭王彭州抡》诗:“北部初高选,东床早见招。”明 无名氏《玉环记.副末开场》:“〔韦皋〕拜谒张公 延赏,夫人相留作东床。”周立波《桐花没有开》:“盛福元是他去世的大哥的东床,他的

  • 杨叶箭

    同“穿杨箭”。唐唐彦谦《试夜题省廊柱》诗:“今日竞飞杨叶箭,魏舒休作画筹人。”

  • 王伯齐

    《后汉书.第五伦传》:“伦后为乡啬夫,平傜赋,理怨结,得人欢心。自以为久宦不达,遂将家属客河东,变名姓,自称王伯齐,载盐往来太原、上党,所过辄为粪除而去,陌上号为道士,亲友故人莫知其处。”后因以“王伯

  • 投胶

    同“投漆”。唐杜甫《陪诸公上白帝城头宴越公堂之作》诗:“英灵如过隙,宴衎愿投胶。”明张居正《寄胡剑西太史》诗之二:“投胶约在终相忆,附骥才悭却自知。”【词语投胶】   汉语大词典:投胶

  • 滹沱饭

    同“滹沱麦饭”。宋范成大《初四日东郊观麦苗》诗:“相将饱吃滹沱饭,来听林间快活啼。”【词语滹沱饭】   汉语大词典:滹沱饭

  • 闻鸡起舞

    闻:听到。听到鸡鸣就起来舞剑,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。祖逖(266-321年),字士稚,范阳遒县(今河北涞水县北)人。出身士家大族,十六岁始读书,遍涉古今,见者谓祖逖有赞世之才。西晋末,中原大乱,率族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