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贫贱骄人

贫贱骄人

指田子方对魏公子子击说:贫贱者傲慢对待富贵显达的人,比喻脱俗清高。后以此典比喻对富贵显达者的鄙视。田子方,战国时人,学于孔子弟子子贡,与子夏、段干木同为魏文侯所优待礼遇。魏文侯十七年(前429年),魏文侯的太子,子击在朝歌(今河南淇县)道路上遇见魏文侯的师傅田子方,退车让路,下车拜见他。田子方不还礼。魏公子子击便问道:“富贵之人待人傲慢呢?还是贫贱之人待人傲慢呢?”田子方说:“本来是贫贱之人待人傲慢罢了。诸侯待人傲慢就会丧失国家,大夫待人傲慢就会丧失封邑。贫贱的人,行动不合国君要求,建议不被国君采纳,就离开他前往楚、越等远方别国,象脱掉鞋子一样,怎么可以同等看待呢?”魏公子子击不高兴地离开了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44《魏世家》1838页:“子击(魏文侯太子,后继位为魏武侯)逢文侯(魏文侯,战国时魏国建立者)之师田子方于朝歌,引车避,下谒(yè业,下车进见)。田子方不为礼。子击因问曰:‘富贵者骄人乎?且贫贱者骄人乎?’子方曰:‘亦贫贱者骄人耳。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,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。贫贱者,行不合,言不用,则去之楚、越,若脱(xǐ喜,鞋)然,奈何其同之哉!’子击不怿(yì译,高兴)而去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15:“寒士不贫贱骄人,则崖岸不立,益为人所贱矣。”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22回:“还有一班不长进的,并没有人赏识过他,也学着他去瞎狂,说什么‘贫贱骄人’。”


主谓 指虽然贫贱也对富贵权势持轻蔑鄙视态度。语本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子击因问曰:‘富贵者骄人乎?且贫贱者骄人乎?’子方曰:‘亦贫贱者骄人耳。”明·吴从先《小窗自纪杂著》:“~,傲骨生成难改;英雄欺世,浪语必多不经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表现人格方面。→不卑不亢 ↔富贵骄人


【词语贫贱骄人】  成语:贫贱骄人汉语词典:贫贱骄人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藜灯

    源见“青藜照阁”。指夜读照明的灯烛。明张景《飞丸记.赏春话别》:“夜剔青藜灯,昼拭乌皮几。”【词语青藜灯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藜灯

  • 扼臂啮指

    汉王充《论衡.感虚》:“曾子出薪于野,有客至而欲去。曾母曰:‘愿留,参方到。’即以右手扼其左臂。曾子左臂立痛,即驰至问母:‘臂何故痛?’母曰:‘今者客来欲去,吾扼臂以呼汝耳。’”又《后汉书.周磐传》:

  • 倒屣相迎

    亦作“倒屣而迎”,“倒屣迎宾”。匆忙迎接客人,以致鞋子都穿倒了。原意为对才学之士的尊敬;后则泛指对客人的尊重。王粲(177-217年),字仲宜,山阴高平(今山东邹县)人。汉魏之际著名文学家,“建安七子

  • 银瓶

    源见“瓶沉簪折”。比喻男女之情事。宋谢逸《醉落魄》词:“银瓶已断丝绳汲。莫话前欢,忍对屏山泣。”【词语银瓶】   汉语大词典:银瓶

  • 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

    《论语.为政》:“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輗、軏:古代车辕与横木连接的关键。车无輗、軏,怎能行走呢?人不讲信用,真不知道怎么能行。因以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。明吴承恩《

  • 借箸代筹

    源见“留侯借箸”。指出谋献策。《老残游记》七回:“借箸代筹一县策,纳楹闲访百城书。”连动 借用筷子作为筹码。形容代他人谋划策略。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汉王曰:‘何哉?’张良对曰:‘臣请借前箸为大王筹之

  • 矛盾

    源见“自相矛盾”。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,互不相容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浮词》:“今之记事也则不然,或隔卷异篇,遽相矛盾;或连行接句,顿成乖角。”“矛”,是古代的一种主要的兵器,首为铜或铁制的尖刺刀,安以

  • 卖卜成都

    同“成都卖卜”。唐郑世翼《过严君平古井》诗:“卖卜成都市,流名大汉中。”

  • 狗窦光逸

    《晋书.光逸传》:“光逸字孟祖,乐安人也……后举孝廉,为州从事,弃官投辅之……寻以世难,避乱渡江,复依辅之。初至,属辅之与谢鲲、阮放……散发裸裎,闭室酣饮已累日。逸将排户入,守者不听,逸便于户外脱衣露

  • 谢敷应星

    南朝宋.檀道鸾《续晋阳秋》:“谢敷字庆绪,会稽人,崇信释氏。初入太平山中十余年,以长斋供养为业,招引同事,化纳不倦。以母老还南山若邪中。内史郗愔表荐之,征博士,不就。初,月犯少微星,一名处士星。古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