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走马观花

走马观花

同“走马看花”。多比喻匆忙粗略地了解事物。《儿女英雄传》二三回:“列公听这部书也不过逢场作戏,看这部书也不过走马观花。”


见“走马看花”。邓贤《中国知青梦》:“请问中央调查团,你们将怎样调查知青的情况,是全面调查,还是~?”


解释本用以形容科举中第后得意、愉快的心情。现多用以比喻匆忙、粗浅地了解事物。

出处唐·孟郊《登科后》:“昔日龌龊不足夸,今朝放荡思无涯。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
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,从隋至清末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。在这一千三百多年中,考中进士的人数并不算多,甚至不足十万。读书人往往把考中进士作为读书的目标,因为如果考中进士,就有了跻身仕途、一展抱负的可能。而且,科考的金榜公布后,朝廷要组织唱名赐第、设宴庆贺、刻碑题名等一系列盛大的活动,让考中者在这些活动中感到无比的荣耀,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。

孟郊是唐代著名诗人,早年贫困,屡试不第,四十六岁才考中进士,当时喜悦的心情可想而知。他在《登科后》诗中写道:“往日的窘迫局促不必再提,看今日天高地远浮想联翩。骑着骏马在春风中奋蹄疾驰,一天之中看尽了长安繁华的美景。”这首诗栩栩如生地写出了孟郊登科后的喜悦和对前程的憧憬,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。

近义蜻蜓点水

例句

我们到达曼谷之后,又北飞清莱、清迈,南渡普吉、攀牙,驱车东行到帕塔亚,虽然行色匆匆,走马观花,但南亚风光,尽收眼底。


【词语走马观花】  成语:走马观花汉语词典:走马观花

猜你喜欢

  • 惠远烟霞

    参见:惠远公

  • 一双童子

    源见“陈宝雄”。指传说中战国陈仓人得怪物道遇的两童子。后用以咏陈仓。唐褚载《陈仓驿》诗:“锦翼花冠安在哉,雄飞雌伏尽尘埃。一双童子应惆怅,不见真人更猎来。”

  • 惊鵩鸟

    源见“贾生赋鵩”。指对命运的忧伤感慨。唐白居易《端居咏怀》:“斜日早知惊鵩鸟,秋风悔不忆鲈鱼。”【词语惊鵩鸟】   汉语大词典:惊鵩鸟

  • 薛苞田庐

    《太平御览》卷四一四“人事部”“孝下”引《汝南先贤传》:“薛苞字孟尝,西平人,好学笃行,丧母,以至孝闻。父娶后妻而憎苞,分之出宅。苞日夜泣,不能去,被殴杖。不得已,庐于外,旦入洒扫。父怒,又逐之,乃庐

  • 南楼风月

    源见“南楼”。指南楼胜处幽美宜人的夜色。常用以写游赏佳兴。宋赵善括《水调歌头.奉饯冠之之行》词:“休问南楼风月,且念阳台云雨,几日却重来?”

  • 踵事增华

    南朝 梁萧统《〈文选〉序》:“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,大辂宁有椎轮之质?增冰为积水所成,积水曾微增冰之凛。何哉?盖踵其事而增华,变其本而加厉。物既有之,文亦宜然。”后以“踵事增华”指继续以前的事业并更加发

  • 岱云

    汉应劭《风俗通.山泽》:“岱者,始也;宗者,长也。万物之始,阴阳交代,云触石而出,肤寸而合,不崇朝而遍雨天下,其惟泰山乎!”后因以“岱云”指喜雨之云。清袁枚《喜雨》诗之二:“岱云触石起层颠,大化无私有

  • 使马如羊

    源见“马愿如羊”。形容官吏从政清廉。宋魏了翁《潼川路安抚到任谢表》:“销带牛佩犊之风,导之务本;坚使马如羊之誓,廉以安边。”

  • 洛浦鸿

    同“洛神”。宋刘筠《无题》诗:“身轻近识吴宫燕,目断还惊洛浦鸿。”

  • 斗大金章

    源见“金印如斗”。形容官高位显。宋魏了翁《临江仙.张邛州生日》词:“腰著万钉犀玉夸,肘垂斗大金章,非关性分总寻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