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索米长安”。借指庸碌小人。清钱谦益《送郭中书赵督师袁公幕》诗:“丈夫九尺身,岂肯随侏儒。”【词语侏儒】 汉语大词典:侏儒
五代.王定保《唐摭言.起自寒苦》:“王播少孤贫,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,随僧斋飡。诸僧厌怠,播至,已饭矣。后二纪,播自重位出镇是邦,因访旧游,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。播继以二绝句曰:‘……上堂已了各西东,
源见“南山雾豹”。谓隐居。前蜀韦庄《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》:“雾雨十年同隐遁,风雷何日振沈潜?”【词语雾雨】 汉语大词典:雾雨
同“舜弦”。明何景明《题严内翰赐扇》诗:“象毂银镮倍光宠,好扬薰风助虞弦。”清 何世麟《感赋》:“苗顽几费南熏格,一曲虞弦响至今。”亦美称琴或古雅的琴曲。明高明《琵琶记.琴诉荷池》:“强对南薰奏虞弦,
同“壶中天”。宋范成大《浙东参政寄示会稽蓬莱阁诗轴次韵》:“尘埃不隔壶中境,功业犹关物外身。”
同“五斗折腰”。闽徐夤《鸿门》诗:“犹胜堕力求飧者,五斗低腰走世尘。”【词语五斗低腰】 汉语大词典:五斗低腰
源见“风行草偃”。称君子为政之德。唐宋璟《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》:“德风边草偃,胜气朔云平。”【词语德风】 汉语大词典:德风
同“纫兰结佩”。周实《哭洗酲》诗:“纫兰搴杜更多情,年年佳偶求云英。”【词语纫兰】 汉语大词典:纫兰
源见“龙听法”。形容寺中得道高僧善讲经说法,吸引众生。元张可久《折桂令.游金山寺》曲:“有听法神龙,渡水胡僧。”
秦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夫击瓮叩缶……而歌呼呜呜快耳者,真秦之声也。”又汉杨恽《报孙会宗书》:“田家作苦,岁时伏腊,烹羊炰羔,斗酒自劳。家本秦也,能为秦声……酒后耳热,仰天抚缶而呼呜呜,其诗曰:‘田彼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