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越凫楚乙

越凫楚乙

凫:野鸭。乙:通“”,燕子。同样一只大雁,越人认为是野鸭,楚人认为是燕子。比喻由于主观条件的制约,对同一事物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。南朝时,佛教盛行,道家也不示弱。司徒从事中郎张融(事迹见“量体裁衣”条)作《门律》,其中有调和佛道之语,欲使二者归一。他说:“道和佛,本投合无间,别无二异。我曾见佛道之人与儒家、墨家之徒辩论,也看到佛道之间争论不休。过去,曾有鸿雁从高空飞过,由于距离太远,越人以为是野鸭,楚人认为是燕子。虽然人有来自楚、越之分,但鸿雁却是固定不变的。”欲以此说明佛、道虽表面不同,但本质是一样的。

【出典】:

南史·顾欢传》卷75,1879页:“司徒从事中郎张融作《门律》云:‘道之与佛,逗极无二……昔有鸿飞天首,积远难亮,越人以为凫,楚人以为乙。人自楚、越,鸿常一耳。’”


并列 凫,野鸭;乙,通“”,燕子。同样一只大雁,越人以为野鸭,楚人以为燕子。语本《南史·顾欣传》:“昔有鸿飞天首,积远难亮,越人以为凫,楚人以为乙。人自楚、越,鸿常一耳。”紫萼《李韧兰》:“~休题品,识字何曾为近名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比喻由于认识主观片面,而各执一词,对事物作出错误的判断。


【词语越凫楚乙】  成语:越凫楚乙汉语词典:越凫楚乙

猜你喜欢

  • 书邮

    源见“致书邮”。谓传送信件的人。宋范成大《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因吟病中十二首示之》之七:“堆案书邮少,登门刺字稀。”【词语书邮】   汉语大词典:书邮

  • 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

    宋.苏洵《衡论上.远虑》:“圣人之任腹心之臣也。尊之如父师,爱之如兄弟,握手入卧内,同起居寝食。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”指凡是知道的事情全说出来,凡是说出来的事情则毫无保留。后因以“知无不言言无不尽”为

  • 故人惠麦

    源见“范氏麦舟”。喻指老友馈赠。元丁鹤年《上明州太守茶子俊》诗:“高士束刍思致奠,故人惠麦久维舟。”

  • 懒残分芋

    同“懒残煨半芋”。清顾贞观《金缕曲.丙午生日自寿》词:“不信懒残分芋后,富贵如斯而已。”

  • 范叔僵

    同“范叔寒”。清毛奇龄《冬日过上海署故人任明府制衣衣我感赋》:“顾此短褐不至骭,恻然为念范叔僵。”

  • 飞过海

    《醒世恒言.蔡瑞虹忍辱报仇》:“大凡吏员考满,依次选去,不知等上几年;若用了钱,空(同“挖”)选在别人前面,指日便得做官,这谓之‘飞过海’。”上文意即用种种欺骗手段以迅速达到目的。后称贪污行贿为“飞过

  • 弃?者

    同“弃?生”。明李梦阳《潼关》诗:“满眼非无弃?者,寄言军吏莫嗔颜。”

  • 八风舞

    源见“五经扫地”。又《资治通鉴.唐睿宗景云元年》载祝钦明事,胡三省注:“祝钦明所作《八风舞》,非春秋 鲁大夫众仲所谓舞者所以节八音行八风者也,借八风之名,而备诸淫丑之态耳。”指谄媚之舞。元 程自修《岁

  • 建翠凤之旗,树灵鼍之鼓

    翠凤:一种珍奇的鸟。灵鼍( ㄊㄨㄛˊ tuó ):鳄鱼类,俗名“猪龙婆”,皮可蒙鼓。 立起翠凤羽毛装饰的锦旗,树起灵鼍皮制的大鼓。 形容仪仗之盛。语出秦.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今陛下致昆山之玉,有

  • 斗紫一双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借指宝剑。宋刘克庄《法驾导引》词:“斗紫一双龙奋蛰,帝青九万里为程,赤脚踏层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