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身非吾有

身非吾有

庄子.知北游》:“舜(姚姓,有虞氏,名重华,史称虞舜,尧去世后继位。他是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。)问乎丞(古代官名,多作为佐助官的称呼。)曰:‘道(古代唯心论常以‘道’指宇宙的精神的本原)可得而有乎?’曰:‘汝身非汝有也,汝何得有夫道?’舜曰:‘吾身非吾有也,孰(谁)有之哉?’曰:‘是天地之委形(委形,是古代道家用语,这是说人身是自然所委托付与的形体。)也。’”

“身非吾有”是道家对人生采取的虚无主义的说法,其中含有人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意思。

宋.苏轼《临江仙.夜归临皋》词:“长恨此身非我有,何时忘却营营(营营,指为功名利禄而劳碌、奔忙。)?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结缨而死

    缨(yīiīing英):系在脸下巴底下之帽带子。此典指子路被乱军砍断帽带子,他系帽带子,被杀死。子路(前542年——前480年),仲氏,名由,又字季路。春秋末鲁国卞(今山东泗水)人。孔子学生。性爽直勇

  • 称戈

    《书.牧誓》:“称尔戈,比尔干,予其誓。”本谓举其戈,后用以指动用武力,发动战争。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滦阳消夏录三》:“燕王称戈篡位,屠戮忠良。”【词语称戈】   汉语大词典:称戈

  • 季布千金诺

    源见“一诺千金”。泛指信实可贵的诺言。唐皮日休《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》诗:“空惭季布千金诺,但负刘弘一纸书。”

  • 刻猴

    同“刻棘”。南朝 梁江革《又赠何记室诗》:“刻猴虽言巧,辩对今知章。”

  • 十围五攻

    《孙子.谋攻》:“故用兵之法,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。”后因以“十围五攻”谓兵力十倍于敌,可以合围;五倍于敌,可以攻战。《后汉书.袁绍传》:“兵书之法,十围五攻,敌则能战。”并列 兵力超过敌人十倍,可包围

  • 十六族

    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,世得其利,谓之‘八恺’。高辛氏有才子八人,世谓之‘八元’。此十六族者,世济其美,不陨其名。……舜举八恺,使主后土,以揆百事,莫不时序。举八元,使布五教于四方,

  • 文武之道

    《礼记.杂记下》:“张而不弛,文武弗能下;弛而不张,文武弗为也。一张一弛,文武之道也。”文:指周文王;武:指周武王。文王、武王,是后世崇尚的古代贤明君主。“文武之道”本指周文王、周武王治国的方略。后指

  • 阮生嗟

    同“阮籍哭”。清孔尚任《桃花扇.阻奸》:“穷途才解阮生嗟,无主江山信手拿。”【词语阮生嗟】   汉语大词典:阮生嗟

  • 野无青草

    见〔室如悬磬,野无青草,何恃而不恐〕。

  • 螣蛇无足而飞

    螣( ㄊㄥˊ téng 滕)蛇:同“腾蛇”,又名飞蛇,相传能兴云雾而游其中。比喻用心专一,必能成功。《荀子.劝学》:“螣蛇无足而飞,梧鼠五技而穷。”梧鼠:据说有五技:能飞不能上屋,能爬树不能到树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