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郑虔三绝

郑虔三绝

郑虔:人名。绝:极、最、独特。称赞郑虔在山水画、书法和诗三方面都具有极高造诣。后来用以称赞擅长绘画、书法、诗词的人。又作“郑三绝”、“三绝郑”。出自郑虔事迹。郑虔,郑州荥阳(今河南荥阳)人。天宝初曾任协律郎,不久以私撰国史罪被免职。后为广文馆博士。他善绘画,精通书法和诗,曾自写诗画献给玄宗,玄宗在其上亲笔署了“郑虔三绝”四字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202《文艺中·郑虔传》5766页:“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,帝大署其尾曰:‘郑虔三绝。’迁著作郎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》:“郑虔三绝君有二,笔势挽回三百年。” 宋·陈师道《次韵德麟吴越山水》:“试写孤竹君,名成三绝郑。” 清·唐孙华《挽王随庵先生》:“才名共拟郑三绝,翰林争夸顾八分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李绰 《尚书故实》:“ (郑广文) 自写所制诗并画,同为一卷,封进玄宗,御笔书其尾曰:‘郑虔三绝’。”《新唐书·文艺传·郑虔传》:“ (郑) 虔善图山水,好书,……尝自写其诗并画以献,帝大署其尾曰:‘郑虔三绝’。”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卷九亦载。

【今译】 唐代郑虔善于画山水,书法也很好,又喜欢吟诗,曾经在画上自写其诗进献玄宗,玄宗在画尾题:“郑虔三绝”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人擅长诗词、书法、绘画; 或擅长其中之一两种。

【典形】 三绝、三绝郑、郑虔三绝、郑三绝。

【示例】

〔三绝〕 清·黄景仁《题李牧堂青岩图》:“才名此日兼三绝,笔墨他年护百灵。”

〔三绝郑〕 宋·陈师道《次韵德麟吴越山水》:“试写孤竹君,名成三绝郑。”

〔郑虔三绝〕 宋·苏试《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》:“郑虔三绝君有二,笔势挽回三百年。”

〔郑三绝〕 清·唐孙华《挽王随庵先生》:“才名共拟郑三绝,翰札争夸顾八分。”


【词语郑虔三绝】  成语:郑虔三绝汉语词典:郑虔三绝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梦婆

    宋.苏轼《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回黎之舍》诗:“投梭每因东邻笑,换扇唯逢春梦婆。”又,宋.赵德麟《侯鲭录》卷七:“东坡老人在昌化,尝负大瓢,行歌于田间。有老妇年七十,谓坡云‘内翰昔日富贵,一场春梦。’

  • 作威作福

    本指国君专行赏罚,独揽威权。后则表示妄自尊大,滥用权势。武王克商后,请商朝遗臣箕子介绍治国思想。箕子介绍说,只有天子才有权给人以幸福,只有天子才可以给人以惩罚,只有天子才可以吃美好的饭食,而臣下没有权

  • 卢郎妻怨

    宋.钱易《南部新书》:“卢家有子弟,年暮而为校书郎,晚娶崔氏女。崔有词翰,结婚之后,微存嫌色。卢因请诗以述为戏。崔立成诗曰:‘不怨檀郎年纪大,不怨檀郎官职卑,自恨妾身生较晚,不见卢郎年少时。’”唐朝时

  • 王翦置田

    《史记.白起王翦列传》载:战国时秦将王翦率六十万人伐楚,秦王送至灞上。临别,翦请美田宅园池甚众。既至关,又五度遣使请善田。人或责其乞请太过,翦曰:“不然。夫秦王怚而不信人,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,我不

  • 不如意事常八九

    《晋书.羊祜传》:“会秦凉屡败,祜复表曰:‘吴平则胡自定,但当速济大功耳。’而议者多不同,祜叹曰:‘天下不如意,恒十居七八,故有当断不断。天与不取,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!’”晋将羊祜平吴大计一时得不到

  • 迎代邸

    《汉书.文帝纪》:“高后崩,诸吕谋为乱,欲危刘氏。丞相陈平、太尉周勃、朱虚侯刘章等共诛之,谋立代王。……遂即天子位。群臣以次侍。使太仆婴、东牟侯兴居先清宫,奉天子法驾迎代邸。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。”汉文

  • 典相如裘

    源见“典鹔鹴裘”。形容贫困潦倒。清黄景仁《晓雪》诗:“压篷大雪苦无饮,至今典却相如裘。”

  • 蔗境

    源见“渐入佳境”。比喻人的晚景美好。宋刘辰翁《双调望江南.寿谢寿朋》词:“欲语会稽仍小待,不知文举更堪怜。蔗境在顽坚。”【词语蔗境】   汉语大词典:蔗境

  • 豚儿

    同“豚犬”。谦称自己的儿子。《聊斋志异.青凤》:“俄少年自外入。叟曰:‘此豚儿也。’”【词语豚儿】   汉语大词典:豚儿

  • 才非唐举知

    源见“蔡泽年寿”。喻指少有大志,非一般人能了解。清吴伟业《赠青溪蔡羽明》诗:“仙是麻姑降,才非唐举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