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郝隆晒书

郝隆晒书

源见“晒腹”。谓诗书已尽在腹中,富有学问。唐李瀚蒙求》:“孙楚漱石,郝隆晒书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,人间其故,答曰:‘我晒书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古时风俗七月七日晾晒书籍、衣裳。晋代郝隆七月七日袒腹卧于阳光之下,人问他缘故,他答道:“我也晒书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诗书满腹,学识渊博。

【典形】 腹中书时晒、晒腹囊、晒腹人、晒腹中书、晒书。

【示例】

〔腹中书时晒〕 唐·严武《寄题杜二锦江野亭》:“腹中书籍幽时晒,肘后医方静处看。”

〔晒腹囊〕 宋·苏辙《初闻得校书郎》之一:“读书犹记少年狂,万卷纵横晒腹囊。”

〔晒腹人〕 宋·刘筠《戊申年七夕》:“岂惟蜀客知踪迹,更问庭中晒腹人。”

〔晒腹中书〕 宋·王令《赠致政郭太丞》:“一斗独倾花下酒,五车时晒腹中书。”

〔晒书〕 清·程先贞《篾丝箧》:“不如七夕秋阳暖,袒腹空庭自晒书。”


【词语郝隆晒书】  成语:郝隆晒书汉语词典:郝隆晒书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曲杜韦娘

    源见“司空见惯”。比喻席上闻歌的惆怅共鸣之情。宋 谢薖《菩萨蛮.陈虚中席上别李商老》词之三:“一曲《杜韦娘》,有人空断肠。”

  • 化碧

    源见“苌弘化碧”。谓鲜血化为碧玉。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为国捐躯。清陈梦雷《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》:“捐躯裹革,壮志化碧形销;矢节投缳,红粉伤心泪尽。”【词语化碧】   汉语大词典:化碧

  • 白马小儿

    《隋书.五行志上》:“大同中,童谣曰:‘青丝白马寿阳来。’其后侯景破丹阳,乘白马,以青丝为羁勒。”南朝.侯景叛梁,率军攻破建康(丹阳),自立为汉帝。景乘白马,以青丝为羁勒。此前童谣有“青丝白马寿阳来”

  • 水母目虾

    同“腹蟹目虾”。梁启超《培根实验派之学说》:“当有自主之精神,不可如水母目虾,倚赖前代经典传说之语,先入为主之自蔽,然后能虚心平气以观察事物。”主谓 水母本身无眼,以附在身上的虾目为眼。比喻无主见,随

  • 清浅蓬莱

    同“蓬莱水浅”。清曹贞吉《沁园春.赠柳敬亭》词:“况玉树声销,低迷禾黍,梁园客散,清浅蓬莱。”

  • 汲黯卧治

    指汲黯(àn岸)为官用清静治理有成效,汉武帝再调任他为官,借重他“卧而治之”。后以此典比喻地方官吏为政清简,地方太平。汲黯(?——前112年),字长孺,濮阳(今河南濮阳西南)人。他生性孤傲,谈吐直率,

  • 虱胫虮肝

    虱的小腿,虮的肝脏,比喻极其细微。宋玉《小言赋》:“馆于蝇须,宴于毫端,烹虱胫,切虮肝,会九族而同哜,犹委余而不殚。”哜( ㄐㄧˋ jì 剂):尝。殚( ㄉㄢ dān 丹):竭尽。【词语虱胫虮

  • 八面威风

    形容威势很盛。明太祖初得和阳,欲图江南,与徐达乘小舟,于元旦渡江,舟子发口号曰:“圣天子六龙护驾,大将军八面威风。”太祖得此吉语,与徐达蹑足相庆。见明代董穀《碧里杂存》卷上。见“威风八面”。高和《越轨

  • 揶揄鬼

    同“揶揄黠鬼”。清李渔《蜃中楼.义举》:“瞌睡汉身登甲第,揶揄鬼影避魍魉。”【词语揶揄鬼】   汉语大词典:揶揄鬼

  • 青门

    汉朝国都长安东南城门,本名霸城门,因其门是青色,所以百姓俗称为青门。后以“青门”为咏长安的典故,或泛指京都城门。【出典】:《汉书》卷99中《王莽传中》4144页:“七月辛酉,霸城门灾,民间所谓青门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