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金谷堕楼人

金谷堕楼人

晋书.石崇传》载:晋石崇有爱妾绿珠,赵王 伦党羽孙秀仗势欲夺,石崇不肯,孙秀借故逮捕石崇石崇绿珠曰:“我今为尔得罪。”绿珠泣曰:“当效死于官前。”说罢由金谷楼跳楼而死。后以“金谷堕楼人”咏叹美人无端受难身亡。唐杜牧《题桃花夫人庙》诗:“细腰宫里露桃新,脉脉无言几度春。至竟息亡缘底事,可怜金谷堕楼人。”一本作“坠楼人”。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仇隟(xi)》“孙秀既恨石崇”条注引晋·干宝《晋纪》:“石崇有妓人绿珠,美而工笛,孙秀使人求之。崇别馆北邙下,方登凉观,临清水,使者以告。崇出其婢妾数十人以示之曰:‘任所以择。’使者曰:‘本受命者,指绿珠也,未识孰是?’崇勃然曰:‘绿珠,吾所爱,不可得也!’使者曰:‘君侯博古知今,察远照迩,愿加三思。’崇不然。使者已出又反 (返),崇竟不许。”《晋书·石崇传》 亦载,后有:“秀怒,乃劝 (赵王) 伦诛崇、建。……遂矫诏收崇及潘岳,欧阳建等。崇正宴于楼上,介士到门。崇谓绿珠曰:‘我今为尔得罪。’绿珠泣曰:‘当效死于官前。’因自投于楼下而死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石崇有爱妾名绿珠。绿珠貌美而擅长吹笛,权臣孙秀企图霸占她,就派人前去强索。石崇正在别墅游乐,他刚登凉亭,对清波,使者来到。说明来意后,石崇挥手唤出婢妾几十人,对使者说:“随你任意挑选。”使者说:“我受命索取绿珠,不知哪个是她?”石崇听了勃然大怒:“绿珠是我的爱妾,这办不到!”使者劝道:“您博古通今,见多识广,请慎重考虑。”而石崇仍旧不允。使者离去又返回,石崇坚持不给。孙秀闻报大怒,就挑唆赵王司马伦杀掉石崇。后孙秀假传诏令去收捕石崇、潘岳等,当军士至门时,石崇还在楼上饮酒,见状对绿珠说:“我现在因你而获罪。”绿珠哭着说:“我当死在您面前以表心地。”说罢就坠楼自尽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感慨红颜薄命。

【典形】 堕楼、金谷堕楼人、妾堕楼高、坠楼酬恩、坠楼人、石崇富祸、绿珠红粉、绿珠含泪、遍索绿珠、绿珠楼下、堕楼人、坠残红。

【示例】

〔堕楼〕清·王摅《侯掌亭移居吴门赋赠》:“非关薄命甘投井,总为多情学堕楼。”

〔金谷堕楼人〕 唐·杜牧《题桃花夫人庙》:“至竟息亡缘底事,可怜金谷堕楼人。”

〔妾堕楼高〕 清·孔尚任 《桃花扇》:“睡昏昏似妃葬坡平,血淋淋似妾堕楼高。”

〔坠楼酬恩〕 明·唐寅《和沈石田落花诗》:“奔月已凭丹换骨,坠楼端把死酬恩。”

〔坠楼人〕 金·元好问《杂著》之三:“生羡石家金谷里,千年独有坠楼人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忧心悄悄

    悄悄:忧虑的样子。 形容忧思满腹。语出《诗.邶风.柏舟》:“忧心悄悄,愠于群小。”宋.辛弃疾《踏莎行.和赵兴国》:“吾道悠悠,忧心悄悄。”元.宫大用《范张鸡黍》四折:“岂不闻晏平仲为齐相,乘车人忧心

  • 耻炊同舍釜

    源见“不因人热”。喻耻于仰仗别人。清江闿《哭外舅吴兴公先生》诗:“乏食耻炊同舍釜,罢官孰寄草堂资?”

  • 峨眉老

    旧题汉.刘向《列仙传》卷上《陆通》:“陆通者,云楚狂接舆也,好养生,食橐卢木实及芜菁子,游诸名山,在蜀峨嵋山上,世世见之,历数百年去。”春秋时,隐士陆通住蜀地峨眉山,有数百年之久。后遂用为咏隐士之典。

  • 名动金瓯

    金瓯,盛酒器,又指国土。泛指人物的名声很大,为国家的栋梁之材。出自唐玄宗事迹。唐玄宗(685-762年)即李隆基,唐睿宗第三子,712-756年在位,又称唐明皇。他在位的初期励精图治,任用姚崇、宋璟等

  • 崔卢

    《旧唐书.窦威传》:“高祖笑曰:‘比见关东人与崔、卢为婚,犹自矜伐,公代为帝戚,不亦贵乎!’”崔、卢本为山东士族大姓,后因以“崔卢”泛指豪门世族。宋苏轼《陈季常所畜朱陈村嫁娶图》诗:“闻道一村唯两姓,

  • 一馈七起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十一引《鬻子》:“禹投一馈而七起,曰:‘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也,恐其留吾门也。’是以四海之士皆至。”《淮南子.汜论训》:“禹之时以五音听治,置鞀以待四方之士……当此之时,一馈而十起,一沐

  • 过隙白驹

    源见“白驹过隙”。比喻光阴易逝。元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三折:“浮生似争穴聚蚁,光阴似过隙白驹。”见“白驹过隙”。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3折:“浮生似争穴聚蚁,光阴似~。”【词语过隙白驹】  成语:过隙白

  • 破觚为圆,斫雕为朴

    觚( ㄍㄨ gū ):方,棱角。斫:砍削。雕:雕饰,华丽。朴:朴实。 去掉棱角,使成圆形;革除华靡,使反质朴。 比喻去掉繁苛的律令而改从简易,革除浮华的弊俗,而返回淳朴。语出《史记.酷吏列传.序

  • 一麾出守

    南朝 宋颜延之《五君咏.阮始平》:“屡荐不入官,一麾乃出守。”“麾”有“挥斥、排挤”意,谓阮咸受荀勖排斥出为始平太守。“麾”亦有“旌麾”意,故后多以“一麾出守”用作朝官出为外任之典。唐柳宗元《为刘同州

  • 将闾仰天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于是二世乃遵用赵高,申法令。……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,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,无得立者,而六公子戮死於杜。公子将闾昆弟三人囚於宫内,议其罪独后。二世使使令将闾曰:‘公子不臣,罪当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