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铅铦

铅铦

同“铅刀”。《宋史.朱昂传》:“愿在握而为剑,每辅衽而保裾。殊铅铦之效用,比硎刃而有余。”


【词语铅铦】   汉语词典:铅铦

猜你喜欢

  • 穷则变,变则通

    指事物发展到顶点即会改变,改变之后始能开通久长。神农氏死后,黄帝、尧、舜相继为天子,由于时代进步,社会繁荣,太古朴素的文物制度,已经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,黄帝、尧、舜根据形势,开辟改变生活方式的途径,使

  • 三谏

    《礼记.曲礼下》:“为人臣之礼,不显谏,三谏而不听,则逃之。”古代礼法认为,如果臣谏君连续三次不听,就算是到了一个适宜程度,应该停止进谏,不可无休止地去说。后因用为典实。唐.窦常《谒三闾庙》:“君非三

  • 占熊

    源见“熊罴梦”。谓生男之吉兆。宋王千秋《瑞鹤仙.张四益生日》词:“一花两果,晚占熊,材能更火。”【词语占熊】   汉语大词典:占熊

  • 乘风

    同“乘风破浪”。宋张孝祥《水调歌头.闻采石战胜》词:“我欲乘风去,击楫誓中流。”源见“列子御风”。谓驾着风,凭借风力。咏仙道之典故。宋史达祖《西江月.舟中赵子埜有词见调即意和之》词:“已向冰奁约月,更

  • 垫角风标

    源见“林宗折巾”。指名士风采。清袁枚《与郭凤池侍讲秦淮话旧作》诗:“垫角风标传白下,唾壶恩宠极青宫。”

  • 不凝滞于物

    《楚辞.渔父》:“渔父曰:‘圣人不凝滞于物,而能与世推移。世人皆浊,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?众人皆醉,何不餔其糟而歌其酾?何故深思高举,自令放为?’”渔父所言“不凝滞于物,而能与世推移”,是指无须坚持自己

  • 瑰意琦行

    楚宋玉《对楚王问》:“夫圣人瑰意琦行,超然独处。夫世俗之民,又安知臣之所为哉。”旧以“瑰意琦行”指卓异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为。并列 瑰、琦都比喻卓异、珍贵。形容卓异高贵的思想和行为。语出战国楚·宋玉《对

  • 日近

    源见“日近长安远”。喻处京都帝王旁。清黄遵宪《车驾驻开封府》诗:“举首长安知日近,肯留河上再迁延?”

  • 簸秕

    源见“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”。用为出任地方官的谦词。宋 林应炎《嘉定学重修大成殿记》:“以余尝簸秕是邦也,合辞请志岁月。”【词语簸秕】   汉语大词典:簸秕

  • 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

    不要以为坏事很小就可以做,也不要以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。刘备(事迹见前“冢中枯骨”条)败于猗亭之后,还归白帝城,不久病危,遗诏敕后主刘禅说:“不要因为坏事很小就可以去做,也不要因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。只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