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鸿门宴

鸿门宴

指刘邦去见项羽,项羽在鸿门(今陕西临潼东)设宴款待。项羽谋士范增一再示意项羽,想在鸿门宴上谋害刘邦。后以此典比喻预设圈套,阴谋害人的计策或场面。刘邦(前256——前195年),字季,沛(今江苏沛县)人,初为泗水亭(今江苏沛县东)长。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,陈胜起义,刘邦在沛吏萧何、曹参等支持下,起兵响应称沛公。陈胜死,刘邦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同为反秦主力。前206年,刘邦率军攻入秦都咸阳(今陕西咸阳市东北),随后,项羽大军也来到。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密告项羽,说刘邦想称王关中,使子婴为相,将占有秦宫珍宝。项羽大怒,准备与刘邦拚杀。刘邦因张良与项羽叔父项伯的私人关系,请项伯与项羽传话,缓和紧张局势。刘邦在一天清早就带着一百多骑随从到达鸿门见项羽,道歉说:“我与将军协力攻秦,将军在河北作战,我在河南作战,却没有料到自己能够先进入关中摧毁秦朝,得以在这里再见到将军。现在有小人散布流言蜚语,使将军与我产生隔阂。”项羽说:“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事;不然,我项羽何至这样。”项羽留刘邦喝酒。项羽、项伯向东坐,亚父向南坐,亚父就是范增。刘邦向北坐,张良向西陪坐。范增多次看着项羽,多次举起他所佩带之玉块暗示项羽下令刺杀刘邦,项羽默然,没有反应。此典又作“鸿门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《项羽本纪》312页:“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,至鸿门,谢曰:‘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,将军战河北,臣战河南,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,得复见将军于此。今者有小人之言,令将军与臣有却。’项王曰:‘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;不然,籍何以至此。’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。项王、项伯东向坐,亚父(尊称仅次于父亲)南向坐,亚父者,范增也。沛公北向坐,张良西向侍,范增数目项王,举所佩玉块(jué绝,古时佩带玉器,圆形有缺口)以示之者三,项王默然不应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梁·萧统(昭明太子)编选《文选·潘岳〈西征赋〉》:“籍含怒于鸿门,沛局蹐而来王。” 唐·李白《赠张相镐诗》:“佐汉解鸿门,生唐为后身。”


【词语鸿门宴】  成语:鸿门宴汉语词典:鸿门宴

猜你喜欢

  • 袁生闭门

    同“袁安高卧”。唐杨巨源《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》诗:“谢监逢酒时,袁生闭门月。”

  • 九江神仙

    源见“吴市隐”。指梅福。宋梅尧臣《读汉书梅子真传》诗:“九江传神仙,会籍隐廛闬。”

  • 衡镜

    衡:秤;镜:鉴察。指区分良莠善恶。出自唐韦嗣立之语。韦嗣立(654-719年)字延构,郑州阳武(今河南原武)人。其父思谦、其兄承庆,武则天时均曾任宰相。嗣立少举进士,曾任双流令、莱芜令、凤阁舍人等职。

  • 询刍

    《诗.大雅.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刍荛。”郑玄笺:“古之贤者有言,有疑事当于薪采者谋之。”后遂以“询刍”称扬官吏有疑难之事要征求百姓的意见。唐张说《奉和暇日游兴庆宫作》:“侍酌衢樽满,询刍谏鼓悬。”【

  • 孙武女兵

    西汉.司马迁《史记.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孙子武者,齐人也。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。……阖庐曰:‘可试以妇人乎?’曰:‘可’。于是许之,出宫中美女,得百八十人。孙子分为二队,以王之庞姬二人各为队长,皆令持戟。

  • 拔山曲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项羽被刘邦围于垓下,兵少食尽,四面楚歌,“项王则夜起,饮帐中,有美人名虞,常幸从,骏马名骓,常骑之。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(驰骋)

  • 遗珠

    《庄子.天地》:“黄帝游乎赤水之北,登昆仑之丘而南望,还归,遗其玄珠(玄珠,本指黑色明珠,道家借以比喻大道)。”《新唐书.狄仁杰传》:“举明经,调汴州参军。为吏诬诉,黜陟(指罢黜与迁升)使阎立本召讯,

  • 甑堕

    源见“堕甑”。谓已破败无用。宋陆游《书逆旅壁》诗:“功名已甑堕,身世真瓦裂。”【词语甑堕】   汉语大词典:甑堕

  • 班荆道旧

    同“班荆道故”。晋陶潜《与子俨等疏》:“鲍叔、管仲,分财无猜;归生、伍举,班荆道旧。遂能以败为成,因丧立功。”见“班荆道故”。晋·陶渊明《与子俨等疏》:“鲍叔、管仲,分财无猜;归生、伍举,~。”【词语

  • 青乌说

    同“青乌术”。清赵翼《伟儿葬金坛之夏萧邨哭以送之》诗之一:“爱深翻惑青乌说,远送枯骸葬异乡。”【词语青乌说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乌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