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黄公车盖

黄公车盖

黄公:汉代著名的清官黄霸。车盖;古代车上御风遮日的篷子。黄霸为人洞察事理、思维敏锐,熟悉法律。待人温和善良,谦让,知识面宽,善于领导下属官吏。在担任河南太守丞(佐官)时,处理公务合于法度,顺应民心,太守很信任他,官吏、百姓也敬重爱戴他。汉宣帝即位,因在民间时了解到由于官吏的暴虐给百姓造成的痛苦,听说黄霸执法公平,就调黄霸到京城长安任廷尉正(高级法官),多次审理判决疑案,在廷尉内认为公平恰当。后经谏大夫夏侯胜的推荐,宣帝提拔黄霸任扬州刺史。过了三年,宣帝发布诏令说:“任命扬州刺史黄霸担任颍川(今河南禹县)太守,俸禄为二千石,赐给特殊的高一丈的车盖,来表彰他的德政。”后以“黄公车盖”为典,称颂地方长官治郡有方,政绩突出,或咏官员获得特殊的恩宠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89《循吏传·黄霸传》3628、3629页:“霸为人明察内敏,又习文法,然温良有让,足知,善御众。为丞,处议当于法,合人心,太守甚任之,吏民爱敬焉。”“会宣帝即位,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,闻霸持法平,召以为廷尉正,数决疑狱,庭中称平。”“(夏侯)胜又口荐霸于上,上擢霸为扬州刺史。三岁,宣帝下诏曰:‘制诏御史: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,秩比二千石,居官赐车盖,特高一丈,……以章(通“彰”)其德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岑参《送襄州任别驾》:“莫羡黄公盖,须乘伯彦舟。” 唐·李商隐《哭遂州萧侍郎》:“啸傲张高盖,从容接短辕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汉书·循吏传·黄霸传》:“上擢 (黄) 霸为扬州刺史。三岁,宣帝下诏曰:‘制诏御史: 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颍川太守,秩比二千石,居官赐车盖,特高一丈,别驾主簿车,缇油屏泥于轼前,以章有德。’”“前后八年,郡中愈治。……天子以霸治行终长者,下诏称扬曰:‘颍川太守霸,宣布诏令,百姓乡 (向) 化,孝子弟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,田者让畔,道不拾遗,……吏民乡 (向) 于教化,兴于行谊,可谓贤人君子矣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汉代黄霸任颍川太守,宣帝特赐以车盖,高一丈,以表彰他。黄任太守期间,颍川大治,百姓归于教化,子孙孝敬长辈,兄弟夫妇和睦友爱,耕田者互相让地界,路不拾遗,一片太平盛世景象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治理有方,政绩优良。

【典形】 黄公盖、能名自颍川、颍川政、张高盖。

【示例】

〔黄公盖〕 唐·岑参《送襄州任别驾》:“莫羡黄公盖,须乘彦伯舟。”

〔能名自颍川〕 唐·杜甫《送梓州李使君之任》:“籍甚黄丞相,能名自颍川。”

〔颍川政〕 唐·杜牧《早春寄岳州李使君》:“分符颍川政,吊屈洛阳才。”

〔张高盖〕 唐·李高隐《哭遂州萧侍郎》:“啸傲张高盖,从容接短辕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钧乐

    同“钧天广乐”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弹丝》:“调出广寒,声同钧乐。”【词语钧乐】   汉语大词典:钧乐

  • 楚王神女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相互有情的男女。唐李白《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》诗:“锦衾瑶席何寂寂,楚王神女徒盈盈。”

  • 丁艰

    亦作“丁忧”。《世说新语.仇隙》:“(王)蓝田于会稽丁艰,停山阴治丧。”《南史.谢贞传》:“十四丁父艰,号顿于地,绝而复苏者数矣。”参见“丁忧”条。【词语丁艰】   汉语大词典:丁艰

  • 纫佩

    源见“纫兰结佩”。比喻对别人的恩惠或教益铭记于心,如纫佩在身。尺牍中常用“不胜纫佩”,“纫佩无既”。【词语纫佩】   汉语大词典:纫佩

  • 误点牸母

    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附王献之:“献之字子敬。……工草隶,善丹青。……桓温尝使书扇,笔误落,因画作乌駮牸牛(駮,音bó,黑白杂色),甚妙。”晋.王献之为桓温书扇时,笔误落墨,便就其势画为一母牛,甚妙。后因

  • 洪乔

    源见“致书邮”。指毁人信件的人。唐陆龟蒙《逆友湖上》诗:“欲寄一函聊问讯,洪乔宁作置书邮?”《两地书.许广平〈致鲁迅二八〉》:“六月六日发去一封信,不知是否遇了洪乔?”【词语洪乔】   汉语大词典:洪

  • 勿以善小而不为

    见〔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〕。

  • 一牛鸣

    同“一牛吼地”。唐王维《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》诗:“回看双凤阙,相去一牛鸣。”清黄遵宪《不忍池晚游诗》:“四壁晚钟齐接应,分明不隔一牛鸣。”见“一牛吼地”。唐·王维《与苏卢二员外游方

  • 投棰

    同“投鞭断流”。唐杜牧《西江怀古》诗:“魏帝缝囊真戏剧,苻坚投棰更荒唐。”【词语投棰】   汉语大词典:投棰

  • 踔厉风发

    踔:通“卓”,高远。意谓高远严正的辞气,如疾风骤至。唐代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俊杰廉悍,议论证据今古,出入经史百子,踔厉风发,率常屈其座人。”并列 ①形容雄辩恣肆,议论纵横。清·钱谦益《封监察御史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