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黄骊

黄骊

同“黄骊牝牡”。清黄遵宪《石川鸿斋偕僧来谒张副使》诗:“九方何必分黄骊,两兔安能辨雄雌。”

《诗.鲁颂.駉》:“有黄有骊。”朱熹集传:“纯黑曰骊,黄骍曰黄。”指黄马和黑马。后以“黄骊”泛指马。清袁枚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爰卜吉日,乃驾黄骊。”


【词语黄骊】   汉语词典:黄骊

猜你喜欢

  • 靖难

    明初,燕王朱棣以“靖(jing敬)难”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。明太祖(即朱元璋,年号洪武,1368-1398年在位)为加强皇权,分封诸子为王。北边各王握有兵权,势力更大。惠帝(太祖孙朱允炆,年号建

  • 王门曳裾

    源见“曳裾王门”。指在王门权贵家为门客。唐朱湾《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参军》诗:“会作王门曳裾客,为余前谢鲍参军。”【典源】 《文选·邹阳<上书吴王>》:“今臣尽知毕议,易精极虑,则无国而

  • 十世宥能

    同“十世宥”。晋潘岳《马汧督诔》:“我虽末学,闻之前典,十世宥能,表墓旌善。”见“十世宥”。晋·潘岳《马汧督诔》:“我虽末学,闻之前典,~,有墓旌善。”【词语十世宥能】   汉语大词典:十世宥能

  • 腹载五车

    源见“五车书”。形容饱读诗书满腹学问。宋杨万里《送李童子西行》诗:“江西 李家童子郎,腹载五车干玉皇。”主谓 比喻读书极多,学识甚富。语本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宋·杨万里《送李童子西

  • 七才子

    明代弘治、正德时期文学家李梦阳、何景明、徐祯卿、边贡、康海、王九思和王廷相的并称,而以李何为首。他们对于文学的见解虽不尽一致,但大都反对宋代以来的诗文,强调复古,倡言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,成为一个流

  • 绝冠缨

    同“大笑绝缨”。清唐孙华《次韵酬吴振西》:“谈笑不须论博局,诙谐一住绝冠缨。”

  • 季布千金诺

    源见“一诺千金”。泛指信实可贵的诺言。唐皮日休《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》诗:“空惭季布千金诺,但负刘弘一纸书。”

  • 大手笔

    源见“大笔如椽”。指朝廷诏令文书等重要文章。《陈书.徐陵传》:“世祖、高宗之世,国家有大手笔,皆陵草之。”后亦称工于文辞有大成就的人。唐白居易《冯宿除兵部郎中知制诰制》:“吾闻武德暨开元中,颜师古、陈

  • 一暴十寒

    暴(Pù),晒太阳。一暴十寒,原指晒一天,冻十天,植物便不能生长。后以比喻学习、工作没有恒心,努力少、荒废多。孟子说,不要对王的不聪明感到奇怪吧。培养人和培养植物一样,哪怕是天下容易生长的植物,你让他

  • 指瑕

    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载:相如向秦王献上和氏璧,见秦王无意兑现许诺,就故意向秦王说:“璧有瑕,请指示王。”接过璧送还赵国。后因称指摘缺点为“指瑕”。《新唐书.王勃传》:“九岁,得颜师古《汉书》读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