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万年寺

万年寺

①唐建。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六十里。《徐霞客游记·游天台山日记》:崇祯五年(1632)四月十八日,“五峰围拱中得万年寺,去护国三十里矣。万年为天台西境,正与天封相对,石梁当其中,寺中古杉甚多”。

②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四十里峨眉山观音岭下。创建于东晋隆安年间,名普贤寺。唐乾符三年(876)重建,改名白水寺。宋名白水普贤寺。明名圣寿万年寺。为峨眉山最著名的古寺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卷上:白水普贤寺“谒普贤大士铜像,国初敕成都所铸,有太宗、真宗、仁宗三朝所赐御书百余卷”。1946年大火,仅存明建无梁殿(砖殿,普贤殿)。1950年后重建万年寺,规模宏伟。无梁殿建筑奇特,穹窿结构,门楣及穹窿顶饰以彩绘图案,壁龛周围有一千铜铸佛像,下龛三层铁铸罗汉五百尊,正中有北宋太平兴国五年(980)铸造普贤铜铁佛坐像(包括坐骑大象、莲台),重62吨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全称圣寿万年寺。在四川省峨眉山市峨眉山狮子岭下。为峨眉山主要寺庙之一。创建于东晋隆安年间,名普贤寺。唐乾符三年(876年)重建,改名白水寺。宋时又名白水普贤寺。明万历中敕改圣寿万年寺。原殿宇七重,规模宏大,后几度兴废。1946年大火,除明代砖殿外几乎毁坏殆尽。现有殿宇两重,系1953年重建。砖殿建于明万历年间,为外部通高16米,每边长15.7米的穹窿顶方形无梁殿。殿内有北宋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铸造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铜铸像一尊,通高7.3米(白象及佛身高约各半),重62吨。殿内四壁下部有小龛24个,各供铁铸佛像一尊;上部横龛6个,列置小铜佛像307尊,铸工细致。万年寺铜铁佛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周围山溪及殿前水池产琴蛙,为峨眉山特有。每当夏夜,蛙声四起,鸣声若琴,悦耳动听。

万 年 寺
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城驿

    清置,即今甘肃永登县东南七十里红城镇。后废。

  • 舍利州

    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南四十八里江尾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洱源县东南部。天宝后废。②唐贞观二十三年 (649) 以舍利吐利部置,属云中都督府。为羁縻州。当在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西部

  • 马尔邦屯

    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)置,属阿尔古厅。即今四川金川县西南马尔邦乡。四十四年(1779)裁入崇化屯。

  • 上亭驿

    亦名郎当驿、琅珰驿。唐置,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五十里上亭铺。南宋魏了翁《题上亭驿》诗:“红锦绷盛河北贼,紫金盏酌寿王妃。弄成晚岁郎当曲,止是三郎快活时。”

  • 陆子泉

    又称陆子井或陆羽井。在今湖北天门市北门外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6复州景陵县:陆子泉“在西塔广教院。旧号文学井,谓唐陆羽也。羽嗜茶,得西湖中井泉以试茶。后于广州赋诗云:千羡万羡西江水, 曾向竟陵城下来。王禹

  • 羊场关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南二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平越府:“东南有羊场关。”《清一统志·平越州》:羊场关“以羊场河得名”。

  • 双凤墟

    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北浪平乡双凤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博白县图:西北有双凤墟。

  • 密云 (雲) 后 (後) 卫

   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密云县: 密云后卫 “在县东北百二十里,即古北口也。有城,周四里有奇,雄踞山颠,至为险峻。洪武十一年置守御千户所于此。三十年,改建今卫”。

  • 工布

    即工堡。西藏地名。在今林芝、工布江达等县境。

  • 郫邵

    一名郫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三年 (前550),齐伐晋,“戍郫邵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郫、邵亭。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三年(前550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