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万松山

万松山

①在今辽宁绥中县西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万松山在“(广宁前屯卫)城西北十五里。东西四百余里,连山海、永平界。山多松,故名”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6:万松山在“(宁远州)城西一百三十六里,……俗呼松岭山,北有松岭,西有松岭台山,断续绵亘,皆昔之万松山也。土人因地立名,所呼不一”。

②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十二里。其东南绕祊河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:万松山,“乾隆二十二年春,高宗纯皇帝南巡江浙,有司于此建行馆”。

③在今四川夹江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夹江县:万松山在“县东北三十里。山有三峰,中峰尤为峻耸,环山皆松也”。

④在今云南华宁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宁州:万松山在“州东九里。山麓盘回,峰顶峭立。山有松林, 四时苍翠”。

⑤在今云南晋宁县(昆阳镇)东北晋城镇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晋宁州:万松山在“州(治今晋城镇)东五里。山多松树,形如盘龙。一名盘龙山”。


古山名。在今山东省费县东北。东南绕涑河。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,高宗南巡江浙,有司于此造行馆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津镇

    本名直沽,元延祐三年 (1316) 改名海津镇。在今天津市狮子林桥西端旧三汉口附近。至正九年 (1349) 设镇抚司。明永乐初于此置天津卫和天津左、右卫,自此遂称天津。《清一统志·天津府二》“海津镇”

  • 落星石

    亦名德星石。在今江西星子县南五里。《水经·庐江水注》: “湖中有落星石,周回百余步,高五丈,上生竹木。传曰有星坠此,因以名焉。”《舆地广记》 卷24南康军星子县: 落星石 “昔有星坠水化为石,县镇盖因

  • 卑庐州

   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。北宋作卑卢州。后废。

  • 样田堡

    明置,属龙门所。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三十里样田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龙门所: 样田堡 “旧名鸡田,民堡也。嘉靖三十七年始改为官堡”。即今河北省赤城县东南样田。原称鸡田,为民堡。明嘉靖三十七年(1558

  • 仙影崖

    在今贵州福泉县南二里武胜关。《清一统志·平越州》:仙影崖,“《旧志》:石壁如屏。上有张三丰遗影。俨然画图。明郭子章镌‘神留宇宙’四字于其旁”。

  • 湘溪

   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 卷36新城县: 湘溪 “源出新妇洞,至张涧与大溪水(葛溪) 合”。

  • 永通峡

    即大藤峡。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武宣县:“东南有大藤峡,后名永通峡。”

  • 东崖

    在今湖南祁阳县南五里浯溪之东。唐元结有《东崖铭并序》。

  • 信安郡

    ①南朝陈置,治所在信安县 (今浙江衢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衢州、江山二市和衢县、常山、开化、江西玉山四县地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时省。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衢州复置,乾元元年(758) 废

  • 守口堡

    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二十里守口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守口堡“嘉靖二十五年置,隆庆六年增修。周一里有奇,……隆庆初,寇由此入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