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角山

三角山

①在今辽宁海城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海州卫:三角山在“卫南二十里”。

②一名多智山。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百二十里三尖寨,与霍山县接界。《寰宇记》卷126舒城县:“三角山在县西南三百五十里。高五里。山峰似角。一名多智。其山出水,以润益生人。又饮之聪明博敏,故曰多智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26舒城县:三角山“近时土豪结三尖寨于此。为控拒处。《志》云:山亦为霍山之支陇也”。

③在今河南信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信阳州:三角山在“州(今信阳市)西五十里。高峰横云,状如鼎足”。

④在今湖北浠水县东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7蕲州:三角山“在州北七十里。其山有二龙潭,因祷雨有应,赐寺额三峰山龙门禅院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1黄州府:三角山“峰峦秀拔,顶有三尖,故名”。

⑤在今湖北阳新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兴国州:三角山“在州北九十里。州之名山也”。

⑥即莲花峰。在今广东东莞市南五十里。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4东莞县:三角山“一名莲花峰,九峰峻耸,故名。海舶往来,必过山下,粤海门户,最为险隘。东南界新安县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盐源场

    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。产井盐。民国初设场知事,后改场长。

  • 交门市

    汉长安九市之一。《长安志》曰:交门市“在渭桥之北”。

  • 巨平县

    西汉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西南五十里。东汉为侯国。后复为县。北齐省。

  • 始平原

    在今陕西兴平市北二里。《元和志》 卷2兴平县: 始平原 “东西五十里,南北八里,东入咸阳界,西入武功界”。

  • 吉长道

    1914年由西南路道改置,属吉林省。治长春县(今吉林长春市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舒兰、吉林、永吉、桦甸、靖宇以西,前郭尔罗斯至德惠三台镇段松花江以南,长岭、长春、伊通、盘石以北地区。1929年废。1914

  • 西淮安郡

    西魏改西淮郡置,为南襄州治。治所在湖阳县(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)。废帝三年(554)为湖州治。北周改为升平郡。

  • 滚河

    亦作衮河。即今湖北枣阳市南白水河、滚河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一》: 白水 “源出襄阳县东六十里大阜山,西南流名滚河,至襄阳县界,西流入白河”。旧称昆河,后讹称今名。唐白河支流。在湖北省中北部。源于随州市

  • 血木岭

    在今江西广昌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3建昌府:血木岭“在广昌县南一百二十里。旴水所出”。

  • 阿尔泰地方

    又称阿尔泰区域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设阿尔泰办事大臣,1914年8月改阿尔泰办事长官,辖区相当于今新疆阿尔泰地区及蒙古国巴彦乌盖省部分地区。1919年6月划归新疆省。同年撤销办事长官,改为阿山

  • 夫罗县

    南齐置,属高兴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化州、廉江、遂溪等市县境。隋开皇时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