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里坝
即今湖北建始县东三十六里三里坝镇。清同治《建始县志》卷2《场市》:东乡有“三里坝”。
即今湖北建始县东三十六里三里坝镇。清同治《建始县志》卷2《场市》:东乡有“三里坝”。
在今湖北京山县南。《水经· 沔水注》:溾水 “出竟陵郡新阳县西南池河山,东流径新阳县南,……又东南,流注宵城县南大湖,又南入于沔水”。
即今贵州金沙县东北安底镇。清咸丰四年(1854)王三鲊疤在安底率众起事,称“缘人”起义。后幺老王阵亡于此。
北宋置, 属富顺监。 在今四川富顺县东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7富顺监: 㱔井在 “监东六十三里”。
清雍正六年 (1728) 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石渠县西南正科乡。宣统元年 (1909)改流,地属登科府。
西魏置,治所在方城县(今河南方城县)。寻废。
今广西岑溪县东北上林、河三一带山。《明史·童元镇传》 载:“岑溪西北为上、下七山,介苍、藤间,有平田、黎峒、白板、九密等三十七巢。”古山名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北一带诸山。明、清时瑶族所居。
即棘津。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古黄河畔。《宋书·垣护之传》:“玄谟攻滑台,护之百舸为前锋,进据石济。石济在滑台西南百二十里。”又作棘津(《水经注·河水》)。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古黄河上。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(
俗称帝王庙。在今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路北。明、清两代祭祀历代帝王的场所。原为保安寺遗址,明嘉靖九年(1530)改建。清雍正七年(1729)重修。门前有砖砌琉璃瓦顶照壁一座。主要建筑有景德门、正殿、
①三国吴建衡三年 (271) 置,为武平郡治。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改为崇平县。②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、郁南、罗定等市县境。隋开皇中废。③1913
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南笪桥镇。清光绪 《高州府志》 卷10化州: 笪桥在 “州西南四十六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