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上饶县

上饶县

三国吴分余汉县置,属鄱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市西北天津桥。西晋省。《寰宇记》卷107信州上饶县:“所谓上饶者,以其傍下饶州之故也。”南朝宋复置,仍属鄱阳郡。隋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 为信州治。元为信州路治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徙治今上饶市,为广信府治。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1950年由上饶县城关区析置上饶市。1979年上饶县迁驻旭日村(今旭日镇)。


在江西省东北部、信江上游,南邻福建省。属上饶市。面积2240平方千米。人口69.4万。辖12镇、1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旭日镇。三国吴析余汗县地置上饶县,治今上饶市西北,属鄱阳郡。以珍奇之物丰饶,又居余水(今信江)上游得名。晋省入葛阳县。南朝宋复置。隋复省入葛阳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复置,属饶州;七年省入弋阳县。乾元元年(758年)再置上饶县,为信州治。元为信州路治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迁今上饶市区,为广信府治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豫章道,1927年属江西省。1950年析县治广平镇置上饶市,县市同城,属上饶专区。1960年撤上饶县入上饶市。1964年复设上饶县。1970年属上饶地区。1979年县人民政府迁驻旭日镇。2000年属上饶市。县境北部为怀玉山区,南部属武夷山区,信江横贯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油菜籽、大豆、花生等,为省油菜籽、茶叶、蚕茧生产重点县。山地富森林,特产上饶早梨、上饶白眉茶。工业有电力、机械、磷肥、水泥、花岗石制品、造纸、建筑陶瓷、采煤、酿酒、草编工艺等,上饶全粮液酒有名。浙赣铁路横贯,有梨温高速、320国道、上分、二上、上乐等公路。纪念地有上饶集中营李村叶挺将军囚室、上饶集中营七峰岩监狱。名胜古迹有南岩寺、石人殿、灵山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热海

    亦名大清池、亦思宽、亦息渴儿、图斯库勒、特穆尔图淖尔。即今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之伊塞克湖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“山行四百余里至大清池,或名热海,又谓咸海。周千余里,东西长,南北狭。” 唐永淳初

  • 流溪

    ①即今广东从化市南流溪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从化县: 流溪 “在县南。源出韶州府乳源县流溪山,流经县前,合于曲水。又西流至南海县石门山,入于北江”。②即西溪河。今四川西充县、南充市境之西充河。《明史

  • 贡水

    古称湖汉水。又名会昌江、东江。即今江西赣江东源。在江西省东南部。上游绵水源出赣、闽边境武夷山脉木马山。西南流至会昌县折向西北流,经于都县西流至赣州市汇章水合称赣江。《寰宇记》卷108虔州雩都县:贡水“

  • 陶水

    ①即今山西长治县南淘清河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 “陶水南出陶乡,北流径长子城东,西转径其城北,东注于漳水。” 《魏书·地形志》 上党郡长子县: “有泉北流至陶乡,名陶水,合羊头山水,北流入浊漳。”②在

  • 散毛沿边军民宣慰司

    元末明玉珍改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置,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改为散毛沿边宣抚司。元末明玉珍以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改置,治今湖北省来凤县。明永乐九年(1411年)改置散

  • 郭村

    ①即今江西万载县南郭村。明嘉靖 《袁州府志》 卷2万载县: 郭村铺 “南路入宜春”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5: 万载县南有郭村铺。②即今陕西旬邑县西郭村。1934—1937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永红县

  • 普安军

    南宋隆兴二年 (1164) 以孝宗潜邸升剑州置,治所在普安县 (今四川剑阁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梓潼、剑阁二县及江油市东北地。绍熙元年(1190) 升为隆庆府。南宋隆兴二年(1164年)改剑州置,治普安

  • 伽宗城

    在今云南呈贡县西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呈贡县:伽宗城“在县治西。大理段氏时,上官伽宗所筑, 因名”。

  • 八角台

    ①即今辽宁台安县(台安镇)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新民厅图:南有八角台。1914年于此置台安县。②今辽宁凌海市西北八角台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舆图说图志》锦县图:东北有八角台。③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

  • 宏风县

    即弘风县。治所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南延水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肤施县:延水城“(唐贞观)二十三年改安人县为宏风县。神龙元年改为延水县”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二十三年(649年)改安民县置,治今陕西省延川县东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