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峒长官司
简称下峒司。明宣德四年(1429)置,属九溪卫。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下洞街。清废。
明宣德四年(1429年)置,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两河口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改流。乾隆元年(1736年)改设巡检司。后裁。
简称下峒司。明宣德四年(1429)置,属九溪卫。治所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下洞街。清废。
明宣德四年(1429年)置,治今湖南省桑植县西北两河口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改流。乾隆元年(1736年)改设巡检司。后裁。
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三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绵竹县有鹿堂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73绵竹县:“鹿堂山,《李膺益州记》 云: 岸有隙出神泉。若诣者精志,则泉流奔涌,其信道者不笃,便清源顿竭也。”
在今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之南。辽于此建玉泉山行宫。金又建芙蓉殿行宫。元世祖于此建昭化寺。明英宗又增建上下华严寺。清康熙十九年(1680) 改名澄心园,三十一年 (1692) 改名静明园。《清一统志·京师
南朝梁置,属南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龙海市西北古县。唐乾元二年(759)移治今漳州市。《寰宇记》卷102漳州龙溪县:“因龙溪为名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龙溪县:九龙江,“梁大同间有九龙游戏江上,因名县
在今湖南郴州市南十五里。一名除泉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 除泉水 “出 (郴) 县南湘陂村,村有圆水,广圆可二百步,一边暖,一边冷。冷处极清绿,浅则见石,深则见底。暖处水白且浊,玄素既殊,凉暖亦异,厥名除
唐武德五年(622)置,治所在安海县(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。一说在今广西钦州市东南)。贞观二年(628)废。上元二年(675)复置,改名为陆州。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安海县(今越南广宁省芒街
唐开元十七年 (729) 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、石棉等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在今云南富宁县西南。清时有千总驻防。
即今河北昌黎县西三十里安山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昌黎县图:西有安山街。
即今河南正阳县东北杨庄集。旧属息县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即今山东即墨市西北长直镇。清同治《即墨县志》卷2《市廛》有长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