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江

东江

①又名上江、白蚬江、白蚬湖。为古代太湖尾闾之一。晋顾夷《吴地记》、庾阐《扬都赋注》、唐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皆以此为《尚书·禹贡》 的三江之一。故道自今江苏吴县东南三十里古三江口与松江分流,经白蚬湖东南流入海。8世纪以后逐渐湮废。

②即东阳溪。在今浙江金华、义乌二市境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义乌县:东江“即东阳溪也, 自东阳县流入境,县境诸山溪之水悉流合焉,至县东三里始有东江之名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义乌县:“东江,古乌伤溪。”

③在今湖南常宁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常宁县:东江“在县城东。源出县南六十里天窗岩,北流入湘”。

④即今广东南雄、始兴、曲江、韶关等县市境之浈江。《初学记》卷6“”引盛弘之《荆州记》曰:“始安郡有东北二江。……东江发源于南康大庾峤下,经始兴县界,南流西转,与北江合于郡东,注于南海。”《水经·溱水注》:“东溪亦名东江,又曰始兴水……又西注于北江,谓之东江。”

⑤即今广东东部之东江。为粤江主要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0广东:“东江源出江西安远县界,流入惠州府龙川县境,至县南为龙江。又西南流经河源县南为槎江,南流至府城东北,折而西,过博罗县南,又西南流入广州府东莞县境,经县北,又经增城县南,而至府之南境会西江以入海。”

⑥即皮岛。今朝鲜铁山县南之椵岛。《明史·毛文龙传》:天启年间,文龙“设军镇皮岛如内地。皮岛亦谓之东江,在登、莱大海中,绵亘八十里,不生草木,远南岸,近北岸,北岸海面八十里即抵大清界,其东北海则朝鲜也。岛上兵本河东民, 自天启元年河东失,民多逃岛中”。


(1)古水名。(1)古代太湖尾闾之一。又名上江。晋顾夷《吴地记》、庾阐《扬都赋注》、唐张守节《史记正义》皆以此为《尚书·禹贡》三江之一。故道自太湖之东七十里三江口分松江经白蚬湖东南流入海。自公元8世纪以来,逐渐湮塞。(2)今广东省北江上游浈水的古称。又称东溪;因在始兴县境内,亦称始兴水。(2)今水名。(1)珠江东支。古称涅水。又称循江、龙川江。在广东省东部。清《广州府志》:“以其在省治之东,故谓之东江。”东源寻乌水,西源定南水(九曲河),均出江西省南部安远、寻乌两县间,南流到广东省龙川县五合附近汇合,折向西南流,至珠江三角洲狮子洋出虎门入海。长523千米,流域面积3.32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737米3/秒。上游多峡谷险滩,中游沙洲棋布。主要支流有新丰江、增江、西枝江、秋香江、浰江等。新丰江等支流上建有水库和水电站。龙川县以下可通航。(2)即“贡水”。(3)即“皮岛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启阳

    本春秋鄅国,后入鲁为启阳邑。在今山东临沂市北十五里鄅古城。《春秋》:哀公三年(前492),“季孙斯、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”。杜注:“今琅邪开阳县。”战国属楚。《荀子》:“楚有启阳。”西汉置县。春秋鄅国都

  • 姑且水

    即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。《汉书·匈奴传》: 贰师将军等伐匈奴,“单于闻汉兵大出,悉遣其辎重,徙赵信城北邸郅居水,左贤王驱其人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,居兜衔山。单于自将精兵左安侯度姑且水”。古水名

  • 汤泉

    ①即汤山之温泉。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三十里。顾炎武《昌平山水记》卷上:“汤山在州东南三十里,有温泉可浴。《水经注》:㶟水又东温泉水注之,疑即此也。”②在今安徽黄山市黄山温泉区。《元和志》

  • 浔阳驿

    即寻阳驿。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北江滨。《清一统志· 九江府》: 浔阳驿 “在德化县东北江滨。宋、元以来皆置城西门外。明万历四十一年改置于此。本朝雍正四年裁”。北宋置,在今江西省九江市东北江滨。因浔阳江而得

  • 故且兰县

    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以故且兰国地置,为牂柯郡治。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市西南。西晋改为且兰县。古县名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以故且兰国地置,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(一说治今福泉市)。为牂柯郡治

  • 官路桥

    即今浙江仙居县西官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仙居县: 官路桥 “在县西二十里。为往来通道”。

  • 新正县

    又作新政县。1934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栒邑县和甘肃正宁县析置,治马家堡 (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家堡)。取 “正宁县新正” 之义。1940年迁看花宫 (今旬邑县北看花宫)。1941年徙治杨坡头(今旬

  • 袁家汇市

   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二十二里和孚镇。清光绪《归安县志》 卷6: 袁家汇 “面临湖趺漾,沿溪为市,帆樯上下相望,市廛数十家”。

  • 尧山银场

   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治光镇东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:英州浛光县有尧山银场。在今广东省英德市浛洸镇东北。北宋属浛光县。

  • 丁庄湾

    在今河北沽源县西南三十里。清于此设把总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