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丰乐镇

丰乐镇

①即今黑龙江省肇州县东北丰乐镇。清末《黑龙江全界地图》:肇州县东北有丰乐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黑龙江省肇州县:“县属丰乐镇,距县市九十里。一名小城子。距满沟驿一百二十里,至安达驿一百五十里。与升平、大通、永乐三处,为肇州县管辖之四镇。”

②在今江苏启东市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1通州:丰乐镇,“(杨)吴改东州为丰乐镇。周显德中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引《五代史》:“杨吴使东洲静海都镇遏使姚彦洪修城池官廨,改东洲为丰乐镇。”

③金置,属安阳县。在今河南安阳县北四十里漳河南岸丰乐镇村。《清一统志·彰德府二》:丰乐镇,“乾隆十五年,高宗纯皇帝巡幸河南经此。有御制回丰乐镇诗勒石”。


(1)在黑龙江省集贤县西部。面积191.5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丰乐,人口2050。1956年设丰乐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乡,1985年改镇。产玉米、大豆、小麦、甜菜等。有养牛业。有农机修配、建材等厂。佳福铁路经此。(2)在黑龙江省肇州县中南部。面积156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丰乐,人口1.5万。原名小城子。1946年设第二区。1951年改丰乐镇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镇。产玉米、小麦、甜菜、亚麻等。有制糖、亚麻加工、木材加工、焰花等厂。有公路通肇州、兴城、朝阳沟等地。(3)在安徽省肥西县南部偏西。面积76.7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丰乐河,人口3400。因地处丰乐河北岸,故名。1949年分属三河区、丰乐区的蒋岗乡、新建乡和丰乐镇。1956年置丰乐乡,1958年改公社,1972年置镇。1992年程店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花生等。有农机修配、粮油加工、机械、家具等厂。养殖业兴盛,盛产羽绒。宋以来历代为县南重要集镇,市场繁荣。合九铁路、合安高速公路经此。有公路至严店接上三公路。水运通巢湖市、合肥市。(4)在湖北省钟祥市北部、汉水东岸。面积162平方千米。人口7.4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丰乐河,人口5460。地处丰乐河边,故名。1951年为第二区。1958年设丰乐公社,1987年设镇。2001年潞市镇并入。沿汉水东岸分布,主产棉花,并产稻、小麦。有耐磨材料、铸造、合金钢板、粮食加工、砖瓦、修配等厂。有公路通钟祥。汉水上下可通航。名胜古迹有李陈岗、蒋台山、葬五岗遗址。(5)在重庆市开县东部。面积24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迎仙村,人口2390。三峡库区淹没3.8平方千米,迁移1.4万人。新镇迁南河南岸。1931年置丰乐乡。以境内丰乐坝得名。1935年为丰乐坝联保。1940年改丰乐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84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柑橘、甘蔗等。有酿酒、水泥、塑料、建材、轧钢等厂。渝巫、万城、云开公路经此。(6)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东北部。面积96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丰乐,人口2100。原名牛背石。1918年取“五谷丰登,万民乐业”之意更今名。1950年设丰乐镇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设乡,1984年改置镇。1992年龙滩乡、通水乡并入。有酿酒、纸筋、印刷、农具、砖瓦等厂。纳丰公路接川云公路。境内有1918年乡民颂扬朱德的“救民水火”功德碑。(7)在贵州省三都县西北部、都柳江上游东岸。面积 101.7 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,其中布依、水族人口占96%。镇人民政府驻丰乐村,人口3100。镇始建于明末。解放初置乡。1991年和平乡并入,2001年置镇。主产稻、玉米、油菜籽,并产蔬菜、柑橘、板栗、竹笋、花生、油桐、杜仲等。有赤铁、硫铁等矿。都三、普丰公路经此。名胜有老王山、秣赏溶洞等。(8)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南部、丰乐河西侧丰乐坝子中部。面积210.1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其中仡佬、苗、土家等少数民族人口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丰乐坝,人口 2890。1932年于境内置丰落、新田、牛塘、新场、山丹、庙坝、大坝、王家乡,并设第四区公所管理。1950年置乡,1958年属丰乐公社,1984年复乡。1992年以丰乐、牛塘、新田、山江、官坝五乡合并置丰乐镇。洪渡河(镇境称丰乐河)流贯镇境,丰乐坝子为县重要粮油产区。有煤矿。有复合肥料、服装加工、农具修造等厂。凤务公路经此。(9)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北部。面积76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丰乐堡,人口1300。因有明代丰乐堡,取“丰收乐业”之意得名。1955年为截河乡。1958年建丰乐公社,1962年分为丰乐、康宁二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86年合建丰乐镇。产小麦、谷子、胡麻、油菜籽等。有磷肥厂。312国道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河曲设治局

    1940年置,驻藏寺 (今青海同德县东南赛德)。1948年裁撤 (省府设置,未经中央政府核准)。1940年置,治藏寺(今青海同德县东南赛德)。1948年裁撤。

  • 寿宁县

    明景泰六年(1455)析政和、福安二县部分地置,属建宁府。治所在杨梅村(今福建寿宁县治鳌阳镇)。冯梦龙《寿宁待志》:相传“浙之景宁、泰顺、庆元与闽之福宁(当为寿宁)四县并设于景泰七年,为‘景泰庆寿’四

  • 中饶堡

    即今广东饶平县治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中饶堡“今饶平县治。本海阳县地,东曰上饶,西曰下饶,通名曰三饶。滨海倚山,习俗剽悍,为盗贼薮。明成化十四年,总督朱英奏析弦歌、宣化、信安、隆眼城、

  • 永昌县

    ①三国吴分泉陵县置,属零陵郡。治所在今湖南祁东县西北七十三里砖塘镇。隋废。②十六国前秦苻坚建元六年(370)改枋头置,属汲郡。治所在枋头(今河南浚县西南前枋城村)。建元二十年(384)废。③南朝宋元嘉

  • 屏东市

    1933年日本占领期间置,属高雄州。治所即今台湾屏东县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屏东市,为台湾省辖市。1950年改设屏东县。据 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 半屏山 “在凤山县北七里。《通志》: 自台湾

  • 赤岸戍

    ①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南海县:“有赤岸、紫石二戍。”《元和志》卷34南海县:赤岸戍“在县东百里”。②在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大河又东径赤岸北,即河夹岸也。”

  • 大缘江

    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南之香江及其支流。一说在广南——岘港省广南附近大占海口一带。《隋书·刘方传》:大业初,经略林邑,“师次阇黎江……于是济区粟,度六里,前后逢贼,每战必擒。进至大缘江,贼据险为栅,又击破

  • 青石梁

    在今河北滦平县西南,为出古北口第一大岭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二》: 青石梁 “与黄土梁形势相连,自两间房至常山峪,群峰绵亘,青石梁最峭拔,高出诸山之上”。

  • 南始新县

    北魏侨置,属庐江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舒城、霍山等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西周封国。姬姓。在今河南宜阳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四年(前636),“富辰谏曰:‘管、蔡、郕、霍、鲁、卫、毛……,文之昭也’”。据毛公鼎,西周初叶毛公瘖为周王卿士,毛公鼎、毛伯敦盖并出扶风,可知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