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丹阳郡

丹阳郡

①亦作丹扬郡。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)改鄣郡置,治所在宛陵县(今安徽宣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、江苏宁镇山南北和浙江天目山以西、新安江中上游南北之地。三国吴移治建邺(今南京市)。西晋分置宣城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大业初改蒋州为丹阳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)改为扬州。

②北周改义阳郡置,属丹州。治所在丹阳县(今陕西宜川县东北郭下村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③唐天宝元年(742)改润州置,治所在丹徒县(今江苏镇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、句容、镇江、丹徒、丹阳、金坛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润州。


(1)阳,又作扬或杨。西汉元狩二年(前121年)改鄣郡置。治宛陵县(今安徽宣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长江以南、江苏省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脉以西和新安江支流武强溪以北地区。东汉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孙权移治建业(今江苏南京市),其后辖境渐小。东汉至南朝陈属扬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,于石头城(今南京市西清凉山)置蒋州。大业三年(607年)又曾改蒋州为丹阳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名扬州。(2)东魏天平二年(535年)于项县(今河南省沈丘县)侨置,并侨置秣陵县为治。属北扬州,北齐属信州,北周属陈州。隋开皇初废。(3)北周改义川郡置,治丹阳县(今陕西宜川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宜川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义宁元年(617年)复置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为丹州。(4)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润州置。治丹徒(今江苏镇江市)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名润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台 (臺) 遗址

   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二十二里青台村东土岗上。面积近10万平方米。文化堆积层厚约3.5米,是仰韶文化中、晚期村落遗址。1922年前后瑞典人T.J.阿尔纳在此采集到一批彩陶片。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

  • 桧无县

    汉会无县。晋作桧无县。治所即今四川会理县。

  • 苌广县

    北魏置,为广苌郡治,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广坪河注入嘉陵江处。后废。

  • 西垫江县

    即垫江侨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双流县境。《宋书·州郡志》 宁蜀太守:“《永初郡国》及徐并有西垫江县,今无。”

  • 相兴都督府

    唐置,为党项羁縻府,属灵州都督府。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。后废。

  • 广平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聊城县。即今山东茌平县西南三十里广平乡。金改属茌平县,仍为镇。②金置,属宁津县。在今山东宁津县地。(1)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平县西南广平乡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博州“á

  • 桐城县

    唐至德二年 (757) 改同安县置,次年属舒州。治所即今安徽桐城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6安庆府: 桐城县,“ 《元和郡县志》: 取桐乡为名”。宋属安庆府。南宋末移治枞阳镇,后又移今贵池市西李阳河。元复

  • 蛣埼亭

    又作鲒奇亭。西汉置,属会稽郡鄞县。即今浙江奉化市东南鲒埼镇。

  • 贡珍县

    唐渤海国置,属渤州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南。辽以后废。

  • 雁水

    即今四川之沱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5简州“风俗形胜” 引朱辂 《江月楼记》 曰: “赤、雁二水交注城下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7简州: 雁水 “在州城东,即雒水之别名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