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棠驿
明初置,在今山西介休市西二十里义棠镇。地当汾水南出之口,旧为太原、平阳间交通要隘。清雍正七年(1729)裁,改称义棠堡。
明初置,在今山西介休市西二十里义棠镇。地当汾水南出之口,旧为太原、平阳间交通要隘。清雍正七年(1729)裁,改称义棠堡。
①元至元十一年(1274)置,属大理路。治所即今云南保山市。至元十五年(1278)升为府。②元至元十七年(1280)置,属会川路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北五里老街乡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永昌县。
即今河北宁晋县南十五里大曹庄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5宁晋县:南有大曹庄。
三国吴黄武七年 (228) 改合浦郡置,属交州。治所在合浦县 (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、玉林、横县以西南地及广东廉江县地。孙亮时复为合浦郡。三国吴黄武七年(228年)以合浦郡改名,
在今贵州贵定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3新添卫: 摆笼山 “ (把平砦长官) 司东二十里”。
南齐改顺阳县置,为从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西魏改置清乡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齐改顺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淅川县南。属南阳郡。隋复名顺阳县。
在今陕西洋县北一百三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90洋州: 寒泉山,“ 《汉中记》 云,秦唐公昉师事仙人李八百,公昉中渴,八百以杖指崖出涌泉,即此”。
清康熙年间建,在今北京中南海西岸。为清圣祖、世宗、高宗等皇帝劝课农桑、演耕藉田之地。《日下旧闻考》卷23:“园内殿宇制度惟朴,不尚华丽, 园后种桑数十株。”乾隆时曾多次赐王公大臣、蒙古王、贝勒及外蕃诸
即今浙江湖州市北十二里白雀乡驻地南皋桥村。村北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丘城遗址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改沅州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卢阳县(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市及黔阳县、芷江侗族自治县、麻阳苗族自治县等地。至正二十四年(1364)朱元璋改为沅州府。元至元十
亦名信石山。在今广西玉林市东南二里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南流县:牢州“以牢石为名。牢石高四十丈,周二十里,在州界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