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乐至县

乐至县

唐武德三年(620)置,属普州。治所即今四川乐至县。《寰宇记》卷87乐至县:“因乐至池为名。”天宝初属安岳郡,乾元初复属普州。南宋宝祐后废。明成化元年(1465)复置,属潼川州。清彭遵泗《蜀碧》卷2:崇祯十七年(1644),张献忠义军攻“陷乐至”。即此。清属潼川府。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中部。属资阳市。面积 1428.9 平方千米。人口86.5万。辖17镇、8个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天池镇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析普慈县地置乐至县,治今址,隶普州。以地有乐至池(今天池),故名。《太平寰宇记》乐至县:“因乐至池为名。”北宋乾德五年(967年)省普慈县入乐至县。宝祐后废乐至县。明成化二年(1466年)复置,属潼川州。清属潼川府。1913年属川北道,1914年隶嘉陵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遂宁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遂宁专区。1958年属内江专区,1985年属内江市,2000年属资阳市。地处四川盆地盆中丘陵,为沱江与涪江分水岭。井市河源于县西南。蟠龙河源于东部,东流出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,养蚕历史悠久,有“桑乐至”之称。亦为棉花主产地之一。特产“天池藕粉”。有缫丝、织绸、农机、建材化工、食品加工等工业。所产生丝驰名。沼气发电已获成果。川鄂公路横贯县境,与资乐、乐安公路衔接。名胜古迹有报国寺、睡佛、南塔、北塔等。纪念地有陈毅故居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郎娇

    即琅。 即今台湾南部屏东县之恒春。 清光绪 《台湾舆图并说》 恒春县舆图说略: “于是相度阴阳, 经画久远, 实维琅之猴洞山形环抱, 中豁平原,堪建城池。”

  • 江西坡

    即今贵州普安县东三十里江西坡镇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安南卫,初治此。后移治尾堡(今晴隆县)。

  • 雍氏

    即雍梁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二十四里古城镇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 齐湣王十二年 (前289),“楚围雍氏”。即此。即“雍梁”。

  • 促浸

    指大金川 (金川) 土司。治所主要有二: 一在噶拉依寨 (今四川金川县南安宁乡),一在勒乌围寨(今金川县东勒乌乡)。《清一统志· 懋功屯务厅》: “番人称大金川曰促浸……促浸者大河滨之谓。” 乾隆 《

  • 五管

    唐“岭南五管”简称。辖境相当今广东、广西两省区及越南北部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永徽后,以广、桂、容、邕、安南府, 皆隶广府都督统摄,谓之五府节度使,名岭南五管。”其后广州都督府称号有变,而五管之名仍

  • 乌克尔河

    即今河北沽源县南之葫芦河。清乾隆《口北三厅志》卷2:乌可尔河“源出独石口北乌可尔老泉(即独石泉),西北流经察哈尔镶白旗界会随客河,西流注克勒泊”。

  • 秀容城

    ①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五里。北魏秀容郡、县均治此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北魏登国八年(393),“元虔等因屯秀容,慕容垂遂围长子”。②一名秀容都。在今山西岚县南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 引《魏土地记》:“秀容

  • 孟溪堡

    明置,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孟溪镇。明郭子章 《黔记》 卷7: “废龙泉葛泽长官司,宋置。今孟溪堡乃其故址。”

  • 大房山

    又名大防山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幽州良乡县:“有大房山。”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大房山“在房山县西十五里,境内诸山唯此山最雄峻而秀。古碑云,乃幽燕奥室,古曰大房山”。古山名。山,又

  • 金积堡

    明嘉靖六年 (1527) 置,属灵州守御千户所。即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金积镇。清同治间,回民马化隆、白彦虎据此反清。同治十一年 (1872),清政府将回民起义镇压下去之后,于此置宁灵厅。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