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黄河支流郁思兔河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 登国七年 (392),帝拓拔珪灭卫辰,游 “北之美水。三月甲子,宴群臣于水滨,还幸河南宫”。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西南黄河支流都思兔
亦称圣母得胜堂。在今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桥旁。清同治八年 (1869) 法国天主教会建,次年6月因发生 “天津教案” 被群众烧毁。1897年帝国主义分子用清政府赔款重建,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又被烧毁。
唐置,属洪州。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。《元和志》卷28洪州:分宁县,“贞元十六年刺史李巽奏分武宁县西界置,因以名焉”。北宋属隆兴府,南宋建炎四年(1130)于县置义宁军,寻罢。元至元间属宁州,大德八年(1
即今甘肃礼县东盐关河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 “ (盐官) 水北有盐官,在嶓冢西五十许里,相承营煮不辍味与海盐同。故 《地理志》 云,西县有盐官是也。其水东南径宕备戍西,东南入汉水。”
自安徽田家庵 (今淮南市) 东南九龙岗起,经合肥至芜湖北裕溪口。全长215公里。1934年动工修筑,次年建成。自安徽省蚌埠(东站)经长丰(水家湖)、合肥至芜湖(北站),长263千米。原为开发淮南煤矿而
①在今浙江仙居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仙居县:小西湖“在县西二十里,延袤数里。南宋初吴芾所开”。②即莲花池。在今甘肃兰州市西。清宣统《甘肃新通志》卷6:莲花池“近名小西湖。光绪七年护总督杨昌濬重修”。
即今福建平和县西南九峰镇。旧为平和县治。《清一统志 ·漳州府》: 河头中营 “今平和县治。本南靖县地,明正德十四年,南赣抚臣王守仁讨平象湖流恩等 ‘贼’,上言南靖县治,僻在一隅,所辖芦溪、平和、长乐等
即舜井城。在今安徽东至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2池州:南太原郡城“在贵池县西九十里。《舆地志》云:梁大同年置,隋开皇九年废。今建德亦有太原城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建德县:太原城在“县南四里……梁武帝时,因
即今山东诸城市东北二十五里昌城镇。为西汉昌侯国故城。
即今贵州大方县西落脚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毕节卫: “落析水河在卫南八十里。经归化、鸽鸭二关间,流入水西境,为陆广河之上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