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井研县

井研县

隋大业元年(605)升井研镇置,属陵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井研县南来凤乡。《元和志》卷33井研县:“井研盐井在县南七里。(井研)镇及(井研)县皆取名焉。”三年(607)属隆山郡。唐武德初属陵州,四年(621) 移治今井研县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属陵井监,宣和四年(1122)属仙井监。南宋隆兴元年(1163)属隆州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)废入仁寿县。元末明玉珍复置。明洪武初属成都府,十年(1377)又废入仁寿县,十三年(1380)复置。清雍正五年(1727)属资州。民国初属四川永宁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自北周以来,县产井盐,至今不衰。南宋著名学者李舜臣及其子李性传、李道传、李心传,清末经学家廖平为井研县人。


在四川省中部偏南。属乐山市。面积840.53平方千米。人口41.4万。辖9镇、1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研城镇。北周置井研镇。隋大业元年(605年)升为井研县,治今县南,属隆山郡。《元和郡县志》井研县:“隋大业五年(应为元年)因井研镇立县,取镇为名。”唐武德四年(621年)井研县治由来凤迁治研城(今治),属陵州。北宋属陵井监,南宋隆兴后属隆州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省入仁寿县。元末,明玉珍大夏政权复置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又省入仁寿县;十三年复置,属成都府。清雍正五年(1727年)属资州直隶州。1913年属下川南道,1914年属永宁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南行署区乐山专区,1952年属四川省乐山专区。1968年属乐山地区,1985年属乐山市。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低山丘陵区,县境北部为龙泉山西南段。茫溪河纵贯中部,右纳中秋河,左汇月波河,西南流出境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油菜籽、棉花等。为省蚕茧、柑橘生产基地县之一。“梅家湾柑子”为清乾隆年间由台湾引种。有石膏、石灰石等矿,盐储量丰富。工业有氮肥、水泥、丝绸、食品等。所产竹编炕席、晒席著名。内峨、成三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三江白塔、明陈效墓、千佛岩及竹园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鸡陂

    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北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大漴陂“水出分为二流,南为肥水,北为鸡陂。夏肥水东流,左合鸡水,水出鸡陂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下蔡县:“西北百二十里有大崇陂,八十里有鸡陂,六十里有黄陂,东北八十

  • 金华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东阳县置,为婺州治。治所即今浙江金华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6金华县: “长山一名金华,故取名焉。” 大业初及唐天宝、至德间为东阳郡治。唐垂拱四年 (688) 改名金山县,神龙

  • 顺宁县

    清乾隆三十五年 (1770) 置,为顺宁府治。治所即今云南凤庆县。民国初属云南腾越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954年改凤庆县。古旧县名。清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置,治今云南省凤庆县。为顺宁府治。

  • 太甲山

    在今江西玉山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1信州:太甲山“在玉山县北二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玉山县:太甲山“在县北二十五里。山势磅礴,上有商太甲庙。其北十里有洞岩。林壑掩映,峰岩奇秀,溪水流出,其声

  • 渠坝堡

    明成化四年 (1468) 置,属泸州卫。在今四川纳溪县南渠坝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泸州卫 “江门堡” 条内: “渠坝堡在卫西北百八十里,即纳溪县之渠坝驿也。……分拨卫兵戍守。”

  • 珠赫店

    一名出河店,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茂兴镇南哈什吐古城。金置肇州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: “肇州故城在伯都讷城南。旧名珠赫店。”

  • 文翁石室

    即文翁学堂。在今四川成都市文庙前街第四中学处。《宋史·蒋堂传》:“庆历初,诏天下建学。汉文翁石室在孔子庙中,堂因广其舍为学宫,选属官以教诸生,士人翕然称之。”即此。

  • 盘龙驿

    明置,在今四川广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广安州: 盘龙驿 “在州南。本属南部县,嘉靖三十六年移置于此”。

  • 长水县

    ①秦始皇三十五年(前212)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桐乡市东北二十里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 引《神异传》曰:“由卷县,秦时长水县也。”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改名由拳县。谭其骧先生《长水集》即取义于此

  • 彭蠡驿

    明初置,在今江西湖口县南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九江府湖口县: 彭蠡驿,“ 《志》 云: 驿前有虹桥港。港源发上石钟山,北接江流,秋冬涸为平陆,春夏舟航咸泊于此”。清雍正四年 (1726)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