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仁化县

仁化县

南齐置,属始兴郡。治所在今广东仁化县北城口镇。民国吕式斌《今县释名》:“尉佗自王南越,筑仁化城,后为仁化乡。”因以为名。后废。唐垂拱四年(688)复置,属韶州。治所在今仁化县北三里走马坪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入乐昌。咸平三年(1000)复置,移治今仁化县。元属韶州路。明属韶州府。民国初属广东岭南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


在广东省北部,邻接湖南、江西两省。属韶关市。面积 1702 平方千米。人口17.5万。辖12镇。县人民政府驻仁化镇。县名因县境古为曲江县仁化乡而来。仁化一名原取义于“为仁德所感化”之意。汉为曲江县地。南越王赵佗筑仁化城,后为仁化乡。南齐析置仁化县,治城口,属始兴郡。梁废县,并入曲江县。唐垂拱四年(688年)复置县,治今县北,属韶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并入乐昌县。咸平三年(1000年)再复县,治址迁今仁化镇,仍属韶州。元属韶州路。明、清属韶州府。1914年属岭南道。1920年属广东省。1949年属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。1950年属北江专区,1952年属粤北行政区,1956年隶韶关专区。1959年撤县并入韶关市。1961年复置县,仍属韶关专区。1970年属韶关地区,1983年属韶关市。地处南岭南麓、大庾岭西部。地势北高南低,北部万时山(又名范子山)海拔1559米,是境内最高峰。中南部以低山丘陵和盆地为主。丹霞山一带红色砂、砾岩侵蚀地貌极为典型,成为丹霞地貌命名地。锦江是境内主要河流,由东北向南流,在曲江县境注入浈江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作物以稻为主,兼产花生、甘蔗、大豆、烟草和茶叶。土纸、香菇、竹笋、毛竹是主要土特产。富森林资源和铅锌、煤、石灰石等矿。是省重点林业县之一。工业有水泥、农机、砖瓦、松香、木器、工艺等厂。小水电发达,为全国实现初级农村电气化县。106国道、犁马公路纵横县境。凡口有矿山铁路支线通韶关接京广线。双峰寨旧址是1928年革命遗址。丹霞山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地质公园。古迹有唐代云龙寺塔、澌溪寺塔、华林寺塔,还有城口古秦城、文峰塔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野狐泉

    ①在今河北邢台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 野狐泉 “在邢台县西北十里,下合达活水,二水相交至城北门,名鸳水。明万历中涸,时有时无,出隐不定。本朝乾隆十二年以后,达活既开,野狐亦瀵涌复出”。②在今

  • 毛洞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西。《明史·陈璘传》:“有吴国佐者, 洪州司特峒寨苗也。”万历二十九年(1601),“游击宋大斌攻破特峒,焚之。国佐逃天浦四十八寨,复入古州毛洞,追获之”。在今贵州省黎平县西。明万历二十

  • 铜崖山

    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铜仁府铜仁县 “铜崖山在府城西南。高十仞,屹立铜仁大、小二江间”。

  • 两会溪

    在今湖北咸丰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金峒安抚司:两会溪在“司北五里。即积玉山溪涧所会流也”。

  • 高颐墓阙

    在今四川雅安市东十五里姚桥乡西南汉碑村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7雅州: 高孝廉墓碑 “在严道县东二十里。按其碑年月,乃汉建安十四年,高君兄弟皆孝廉,有二大阙: 其一曰: 故益州太守武阴令上计吏举孝廉诸部

  • 大昌原

    在今甘肃宁县西南三十里太昌乡附近。《金史·完颜陈和尚传》:正大五年(1228),“北兵入大昌原……(陈和尚)以四百骑破八千众,三军之士踊跃思战,盖自军兴二十年始有此捷”。即此。

  • 塔出河

    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塔沁河。《明英宗实录》: 正统九年 (1444) 九月,“得蒙古降人言,也先住于堆·塔出晃忽槐地,拟分兵南侵”。

  • 剑浦县

    五代南唐保大六年 (948) 改龙津县置,为剑州治。治所即今福建南平市。元大德初改名南平县。宋时置银场及茶焙于此。古县名。五代南唐保大六年(948年)改龙津县置,治今福建省南平市,为剑州治。元大德六年

  • 居止山

    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南之牙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东莱郡腄县: “有之罘山祠。居上山,声洋(丹) 水所出,东北入海。” 居上山之 “上” 系 “止”之讹。

  • 特克斯县

    1944年改特克斯设治局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特克斯县。以特克斯河为名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、天山山脉北麓。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。面积 2352 平方千米。人口15.5万。辖1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