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八闽

八闽

福建省的别称。福建古为闽地,北宋时始分福、建(南宋升为建州府)、泉、南剑、漳、汀六州和邵武、兴化二军。元代分为福州、建州、泉州、兴化、邵武、延平、汀州、漳州八路。明初改为八府,因之有八闽之称。元吴海《游鼓山记》:“福为八闽都会。”明邓应奎《君山歌》:“八闽丘壑称奇绝。”


福建省的别称。福建古为闽地,北宋时始分福、建(南宋升为建州府)、泉、南剑、漳、汀六州和邵武、兴化二军。元代分为福州、建宁、泉州、兴化、邵武、延平、汀州、漳州八路。明初改八府。因有八闽之称。元吴海《游鼓山记》:“福为八闽都会。”明邓应奎《君山歌》:“八闽丘壑称奇绝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隆庆州

    明永乐十一年 (1413) 置,属北京行部。治所即今北京市延庆县。十八年 (1420) 直隶京师。辖境相当今北京延庆县地。隆庆元年 (1567) 改为延庆州。明永乐十二年(1414年)置,治今北京市延

  • 嵫阳山

    即磁山。在今山东兖州市西三十里。元马端临 《文献通考》 卷317: 瑕丘县 “有磁阳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2嵫阳县载: 嵫阳山在 “府西三十里。宋以此名县”。

  • 三樟树市

    即今湖南衡东县北六十五里三樟乡驻地三樟市。旧属衡山县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衡山县图:县东北有三樟树市。

  • 美水

    即今内蒙古鄂托克旗西黄河支流郁思兔河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 登国七年 (392),帝拓拔珪灭卫辰,游 “北之美水。三月甲子,宴群臣于水滨,还幸河南宫”。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西南黄河支流都思兔

  • 和硕特北前旗

    俗称布哈公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。后迁今天峻县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北前旗: “牧地在青海西岸。东至科依特陀罗海,南至柴吉希巴立台,西至车吉,北至哈达图。”

  • 富川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置,属广西都司。治所即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。后废。

  • 洮城郡

    北周宣政元年 (578) 置,属岷州。治所在和政县 (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)。保定元年(561) 废。北周置,治今甘肃省岷县东北。保定元年(561年)废。

  • 龙泉坪

    即今贵州凤冈县。旧龙泉坪长官司以此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龙泉县“黄阳古囤”条下:龙泉坪,“(明)万历中,杨应龙以播州叛,突攻龙泉,又从龙泉移兵攻婺川。既而湖帅陈琳进兵白泥,分两翼,使陈良玭由龙泉坪进

  • 涴市

    即今湖北松滋县东北四十八里长江南岸涴市镇。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二》: 涴市镇 “在松滋县东”。

  • 黄冈集

    即黄堽集。今山东单县西南黄岗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