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六都护府

六都护府

唐开元、天宝时安西、北庭、安北、单于、安东、安南六都护府的合称,用以统辖诸羁縻府、州,控制各降附部落、属国。安史乱后渐次撤废, 自贞元以后但存单于、安南两府,会昌中又改单于为安北。


唐代自贞观年间初设安西都护府、燕然都护府后,续有增改分并,至开元、天宝时,西有安西、北庭两府,北有安北、单于两府,东有安东府,南有安南府,合称六都护府;用以统辖诸羁縻府、州和各降附部族、属国。安史之乱后,渐次撤废,贞元以后仅存单于、安南两府,会昌中或末又改单于为安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邦囤

    在今贵州瓮安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瓮安县:天邦囤“在废草塘司西北三十里。(明)万历中,贵州兵讨杨应龙,与贼战于飞练堡,贼佯走天邦囤,诱官军至,尽歼之”。

  • 梧桐川

    即今浙江龙泉市北大贵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龙泉县: 梧桐川 “在县东十五里。自梧桐口引流而西南,下流入于大溪”。

  • 豹儿寨

    在今安徽无为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无为州: 豹儿寨 “在州西五十里。南宋时州人结寨避兵处”。

  • 草皮街

    即太和街。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振太乡 (太和街)。

  • 杂道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六年(1373)置,属天全六番招讨司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大渡河东岸岔道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正统三年(1438),“岩州长官司让达作乱,侵杂道诸边,杂道长官安白诉于朝。帝命四川三司往谕之,皆

  • 北路左翼后旗

   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左翼后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勒格尔杭盖西南。

  • 溱水河

    即今河南确山县及汝南县境之溱头河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,亦谓之青衣水也。”故道自今河南确山县西,东南流经县南,东北流至汝南县南入汝水。

  • 焦护

    即焦获 ()。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。 《尔雅·释地》: “周有焦护。”即“焦获(穫)”。

  • 白猎山

    亦作北猎山。又名北立山。即今广东开平市西北百立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恩平县“天露山”条内:“县东北百里有白猎山, 险峻,有瑶寨。嘉靖三十一年佥事杜璁破瑶贼于此。猎一作腊。”

  • 焦篱堡

    在今陕西合阳县东二十五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元元年 (785),“ (马) 燧与浑瑊、韩游瑰进军逼河中,至焦篱堡”。胡三省注: “焦篱堡,在河中府河西县西。”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北。唐贞元初马燧讨李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