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兰州市

兰州市

1941年析皋兰县城区置,为甘肃省会,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。


在甘肃省中部、黄河上游河畔。省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.3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 1687 平方千米)。人口304.4万(市辖区194.9万),除汉族外,还有回、满、藏、东乡、蒙古、土等族。辖城关、七里河、西固、安宁、红古5区和皋兰、永登、榆中3县。市人民政府驻城关区。秦始皇帝三十三年(前214年)置榆中县,属陇西郡。西汉置金城县,为金城、武威、天水郡地,属凉州刺史部。三国属魏凉州金城郡、武威郡和雍州南安郡地;金城郡移治榆中县。西晋南安郡属秦州。十六国为金城、广武郡地。北魏废榆中县入金城县,金城郡治金城县,广武郡治广武县。北魏为河州、凉州地。隋开皇元年(581年)置兰州总管府,取皋兰山为名,“兰州”一名始此;三年罢郡,为兰州、凉州地。大业三年(607年)改州为郡,为金城、武威郡地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后,因州、郡名称变更,或为兰州、凉州地,或为金城、武威郡地。安史之乱后,先后为吐蕃、西夏占有。北宋收复黄河以南地置兰泉县,属兰州;黄河以北属西夏。南宋时为金占有,废兰泉县;黄河以南属临洮路。元为陕西行省巩昌路金州、兰州和甘肃行省永昌路庄浪县地。明为陕西省临洮府、陕西行都司庄浪卫及鞑靼地。清为甘肃省兰州府、凉州府地,置皋兰县,甘肃省治兰州府,兰州府治皋兰县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年)陕甘总督移驻兰州。1913年废府,属兰山、甘凉道,兰山道治皋兰县。1927年废道,属兰山、安肃区。1941年7月以皋兰县城及近郊置兰州市,直属甘肃省,市区面积仅16平方千米。1944年扩大市区,西至土门墩,东抵阳洼山,北至十里店、盐场堡,南抵八里窑、石嘴子和皋兰山顶,面积达146平方千米。1949年兰州市人民政府成立,属甘肃省,辖皋兰县。1950年辖皋兰县、第一至第九区。1951年皋兰县改属甘肃省。1952年皋兰县安宁堡、西固城、阿干镇并入兰州,面积扩至450平方千米,辖第一至第九区。1955年又将皋兰县河口区并入,皋兰县迁驻石洞寺。1958年永登县及皋兰县南部三乡、榆中县和平大队并入;改永登县为永登区,辖城关区、东岗区、七里河区、西固区、安宁区、阿干区、永登区。1960年析永登区置红古区,阿干区并入七里河区,东岗区并入城关区。1961年改永登区为县。1963年永登县划归武威专区;改白银市为区,划入兰州市。1970年永登、榆中、皋兰三县划入。1985年白银区及皋兰县三乡划归白银市,兰州市辖五区、三县,形成今市境。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、内蒙古高原交会地段。南北两侧为石质山地,是祁连山东延余脉,南有兴隆山、马衔山,海拔在 3000 米以上,马衔山主峰 3670 米,为市境最高峰。黄河在西南边境汇湟水东流穿越市区,沿河多峡谷与河谷盆地,有八盘、桑园、大峡等峡谷和兰州、什川、青城等盆地。水力资源丰富,有大通、庄浪、雷坛、宛川等支流南北汇入,饶灌溉之利。兰州盆地为市境最大的河谷盆地,海拔 1500 多米,东西长35千米,南北宽约5千米,为兰州市区的核心地带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糜谷、马铃薯、油料为主,市郊多种植蔬菜、瓜果、百合、烟草等。水烟、玫瑰油、大板瓜子、白兰瓜、百合为名优特产。永登县苦水乡为全国最大玫瑰产地之一。安宁堡盛产桃、梨,故兰州素有“瓜果城”之称。矿产有煤、油页岩、石灰石、黏土、白云石、硅石、石英、石膏等。为甘肃最大的工业中心,1953年后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。工业部门较全,以重工业为主,有炼油、化工、机械制造、有色金属冶炼、电力、建材、采煤、钢铁等;轻工业有纺织、食品、医药、皮革、造纸等,以毛纺织工业最出名。市境西南建有刘家峡、盐锅峡及八盘峡水电站。为中国西北陆路交通枢纽,陇海、兰新、包兰、兰青四条干线铁路交会于此。干线公路有西兰、甘青、甘新、宜兰、兰包、甘川等,为全省公路交通中心。市境中川机场有民航班机通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西安、武汉、厦门、重庆、成都、昆明、桂林、乌鲁木齐等地。高等学校有兰州大学、西北师范大学、甘肃农业大学、兰州医学院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多所。名胜古迹有五泉山、白塔山、雁滩、白云观、金天观、白衣寺塔、甘肃省博物馆、兰州黄河铁桥和永登鲁土司衙门、榆中兴隆山、永昌钟鼓楼等。纪念地有八路军驻兰办事处旧址、华林山烈士陵园及兰州战役地沈家岭、营盘岭、狗牙山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洋沙

   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西北三星镇一带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:平洋沙“旧名半洋沙。其相近者曰马腰沙。弘治十五年土豪施天泰、钮东山作乱,据二沙为梗。事平,改半洋为平洋,马腰为马安。嘉靖三十二年移建县城

  • 马扎儿

    亦作马札剌。即今匈牙利。都马茶城(今匈牙利布达佩斯)。《元史·速不台传》;太宗辛丑年(1241),讨兀鲁思部后,“经哈咂里山,攻马扎儿部主怯怜。速不台为先锋, ……驰至马茶城”。

  • 平海山

    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平海镇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平海山“在归善县东南二百里,下为平海所”。

  • 云溪

    即今浙江遂昌县北之灵山江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遂昌县:云溪在“在县北五十里。源出马戍岭,合县北诸溪水,经赤津岭而北入龙游县境,又北注于縠溪”。

  • 清泰门

    俗称螺蛳门。元末杭州城东门之一。清光绪三十三年 (1907) 拆除。

  • 马房屯

    即今山东济宁市西南马房屯。1946—1949年为济宁县治。

  • 铜鼓嶂

    在今广东龙川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龙川县: 铜鼓嶂 “在县北,又有葫芦峒诸险,皆贼出没处。嘉靖四十五年,抚臣吴百朋遣将破贼赖清规于此”。

  • 大栅城

    一名大栅坞。即今河南荥阳市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“索水又北,径大栅城东。晋荥阳民张卓、董迈等遭荒,鸠聚流杂堡固,名为大栅坞。至太平真君八年,豫州刺史崔白自虎牢移州治此,又东开广旧城,创制改筑焉。”太和十

  • 上庸郡

    ①东汉建安二十二年(217)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上庸县(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四十里堵水北岸)。三国魏黄初元年(220)并入新城郡。太和二年(228)复置。西晋辖境约当今湖北竹山、竹溪二县,十堰市及陕西平利、

  • 枫木岭

    在今湖南绥宁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靖州》: 枫木岭 “最高险,为群蛮出入之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