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成堰

兴成堰

亦名兴城渠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,引渭水东流至永丰仓(今陕西华阴市东北)合渭入黄河。《新唐书·食货志》:“秦汉时,故谓兴成堰,东达永丰仓。太和初,咸阳令韩辽请疏之, 自咸阳抵潼关三百里,堰成,罢挽车之牛,以供农耕,关中赖其利。”一说兴成堰,唐天宝初韦坚主持修筑。


唐天宝初韦坚修筑,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。引渭水东至永丰仓(今华阴市东北)合渭水入黄河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必兴河

    又作毕歆河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比金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9女直:必兴河等“凡五十八处, 自永乐年间俱来朝贡”。即此。

  • 九折岩

   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玲珑山上。《清一统志》引咸淳《临安志》:玲珑山“两山屹起,盘曲凡九折,上通绝顶,名九折岩”。即今浙江省临安市西玲珑山绝顶,盘曲凡九折,故名。宋苏轼《登玲珑山》诗:“三休亭上工延月,九折

  • 先主祠

    即今四川成都市南郊昭烈庙(武侯祠)。为祭祀蜀汉先主刘备庙宇。《元和志》卷31成都县:先主庙“在县南二十里”。《寰宇记》卷72华阳县:先主祠“在府南八里,惠陵东七十步。齐高帝梦益州有天子卤簿,诏刺史傅覃

  • 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

    ①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北沙洲坝棘子排。是一座土木结构瓦房。1933年至193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苦力委员会、手工业工人委员会和国家临时工人工会委员会等机构设此。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局委员长刘少奇也在此居住和办

  • 义棠驿

    明初置,在今山西介休市西二十里义棠镇。地当汾水南出之口,旧为太原、平阳间交通要隘。清雍正七年(1729)裁,改称义棠堡。

  • 剑南西川

    唐方镇名。至德二年 (757) 分剑南节度使西部地置,简称西川。治成都府 (治今四川成都市)。辖境屡有变动,长期领有成都府及彭、蜀、汉、眉、邛、嘉、黎、简、茂、雅以西诸州,约当今四川成都平原及其以北以

  • 中阳县

    西汉置,属西河郡。治所即今山西中阳县。三国魏移治今山西孝义县,西晋永嘉后废。1914年改宁乡县为中阳县,属山西冀宁道。治所即今中阳县城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中西部、吕梁山西麓。属吕梁市。面积

  • 祖越寺

    在今辽宁鞍山市东千山北沟无量观西阁之下。为千山五大禅林之一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辽阳:祖越寺在 “城南五十里。在龙泉寺东”。现存大殿三间。祖越寺和无量观周围有玉皇阁、罗汉洞、八步紧等二十四景。

  • 松潘宣抚司

    即松潘叠宕威茂州宣抚司的简称。元置,属吐蕃等处宣慰司。治所在松州 (今四川松潘县)。后移治茂州汶川县 (今四川汶川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岷江上游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玉皇庙

   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城东二十四里府城村北。创建于北宋熙宁九年(1076)。金泰和七年(1207)重修。元至正十五年(1355)建山门及钟鼓楼。明、清均有修葺。分三个院落。现存玉皇殿(后大殿)为创建时原物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