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站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凤尾镇

凤尾镇

在今山西中阳县南凤尾村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:凤尾镇“在孝义县西一百六十里,与石楼县接界”。后划归中阳县。


在云南省镇康县中部。面积260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凤尾,人口 7000。原作控尾,佤语“控”为河,“尾”系汉字,意即“河尾”。处赛米河尾部的空阔地,因名。1963年后讹为凤尾,县治由德党镇迁此。1964年县治曾迁忙丙。1967年县治又从忙丙迁此。1972年设公社,1981年置镇。2001年县治迁南伞镇。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豆类、蔬菜等。特产核桃。有制茶、农机修理、粮油加工、坛罐、虫胶、酿酒等厂及电站。为本县最大农贸集市。羊镇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步墟

    即今广西贺县治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贺县图:西北有八步墟。1952年贺县由贺街迁此,改为八步镇。

  • 宁塞砦

    亦名临塞砦。北宋置,属廓州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廓州:“东至宁塞砦一十七里。”

  • 洛溪水

    相当今广西临桂县南之相思江。《水经·漓水注》: “漓水又南,右会洛溪。溪水出永丰县西北洛溪山,东流径其县北。县本苍梧之北乡,孙皓割以为县。洛溪水又东南径始安县而东注漓水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桂林府一》:

  • 象州

    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置,治所在桂林县(今广西象州县东南上古城村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象州: “以象山为州名。” 大业二年 (606) 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治所在武德县 (今象州县西

  • 博兴州

    元初升博兴县置,属益都路。治所即今山东博兴县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县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改为县。元初升博兴县置,治今山东省博兴县。辖境相当今博兴县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复降为县。

  • 雉县

    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南。西晋属南阳国。南朝宋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南召县东南。属南阳郡。南朝宋废。

  • 田家硙

    在今陕西户县西。唐时为碾硙之所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复元年(901),宦官韩全诲等劫昭宗幸凤翔,至鄠县。“癸丑,李茂贞迎车驾于田家硙”。即此。

  • 赖盘镇

    北宋置,属盘石县。在今四川资中县南六十里陈家场。

  • 垂葭

    又名郹氏。春秋时卫邑。在今山东巨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 定公十三年 (前497),“齐侯、卫侯次于垂葭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称郹氏。春秋卫邑。在今山东省巨野县西南。《左传》鲁定公十三年(前497年):“齐

  • 桃源宫

    在今河南灵宝市城内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灵宝县: “有桃源宫,武德元年置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