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窦揭勒
即金县。在今四川盐源县西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金县:“县在府北,夷名利窦揭勒。所居蛮因茹库,乃汉越嶲郡北境, 与土蕃接。”
即金县。在今四川盐源县西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金县:“县在府北,夷名利窦揭勒。所居蛮因茹库,乃汉越嶲郡北境, 与土蕃接。”
在今河南商水县东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邓艾传》:毋丘俭作乱,艾兼道进军,“先趣乐嘉城,作浮桥。司马景王至,遂据之”。《晋书·景帝纪》:“帝屯汝阳,遣兖州刺史邓艾督太山诸军进屯乐嘉,示弱以诱之。钦进军攻艾,
即今四川万源市西北百七十里竹峪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7通江县:竹峪关“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。自陕西紫阳县入蜀路”。民国《万源县志》卷2:竹峪关“交通江界,崇山环抱,深涧回盘。下达通巴,上通镇巴,路当
在今湖南宁远县城西南隅。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(965)。明、清两代重建。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(1873)至光绪八年(1882)时建。文庙主要建筑有大成殿、崇圣殿、戟门、棂星门、东西廊庑和泮池等。主体建
即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南城镇。古名东海城,南齐置东海县于此。(1)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东南部。面积4.8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城,人口 9700。南北朝时筑城,曾名临海镇、东海城、凤凰城。
明弘治十一年 (1498) 置,属郧阳府。治所在潭头坪 (今湖北保康县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保康县: “以宋尝升房州为保康军因以名县。” 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在湖北省西北部。属
简称川、蜀。清顺治二年(1645)改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置,省会在成都府(今四川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及西藏江达、贡觉、芒康以东地区。清末,扩大包括西藏昌都地区。民国治所在成都市。1939年将今雅
北宋初渤海遗民乌氏建,在今吉林鸭绿江畔白山市一带。《宋史·定安国传》: “定安国本马韩之种,为契丹所攻破,其酋帅纠合余众,保于西鄙,建国改元,自称定安国。” 宋初屡贡方物。后为辽所并。
在今山东肥城市西北,西流为汇河注于汶。即古蛇水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二》: “ 《旧志》: 肥河源出泰安州西境,流经县南八里,又西南经东平州界,入汶。”
明正统末于榆林站建堡,属怀来卫。在今河北怀来县东榆林堡。元置榆林驿。明正统末筑堡,故名。即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西榆林。后废。
在今广东高州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高州府茂名县:东门营“在府城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