剥勘隘
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一百八十五里,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平孟隘”条: “又有剥勘隘、上下盖隘,在城西。俱外连越南,有兵防汛。”
在今广西那坡县西南一百八十五里,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平孟隘”条: “又有剥勘隘、上下盖隘,在城西。俱外连越南,有兵防汛。”
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新安县:长流河“一名长沟河。其上流即易州之鲍河也。经安肃(今徐水)、容城县,流入县境。又东南流至雄县,入于瓦济河。或以为即渥水旧流也。《志》云:县南三里有梁头
北宋元丰四年(1081)置,属诚州。当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境。
即今广西西南部左江支流明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临尘县: “又有侵离水,行七百里。” 《水经·温水注》: 临尘县“有斤南水、侵离水,并径临尘,东入领方县,流注郁水”。古水名。西汉属郁林郡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
又作苏斡延站、刷烟站。清置,故址即今吉林双阳县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尼什哈站”条下:“伊勒们站,又西南五十五里至苏斡延站,即双杨站。”宣统二年(1910)置双阳县于此。
又作新站。清雍正五年(1727)置,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新站镇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 “布克依站”条下:“古鲁站,又五十五里至乌兰诺尔站。”
又作黄。战国魏邑。即今河南民权县西北三十八里内黄集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齐宣王用孙子计,救赵击魏。魏遂大兴师,使庞涓将,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,过外黄。”即此。《战国策·宋卫策》 有《魏太子自将过宋外黄章
在今广东始兴县东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始兴县: “又东北有黄塘巡检司,本治璎珞铺,后迁黄塘江口,又迁黄田铺。”即今广东省始兴县东北黄田。明洪武时移黄塘巡检司于此。
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十四年 (389),“秦主登留辎重于大界,自将轻骑万余攻安定羌密造堡,克之”。即此。今址不详,约在今甘肃省泾川县东南。东晋太元十四年(389年),前秦苻登攻
即今河北隆化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郭家屯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承德府隆化县有 “郭家屯”。集镇名。(1)在河北省玉田县城东北部。郭家屯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770。 古名牛家屯,明初郭姓移民迁此改今名
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西北夏和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三江府:凤翼山“在府西南夏华县。山势回翔,如凤矫翼”。